上海汽車產業將重回常態
在經過此前供應鏈、物流、人員返崗等方面因疫情出現的不利影響后,上海汽車產業將在6月迎來全面復工復產。中國證券報記者日前從上海本地多家車企、汽配公司方面了解到,相關企業已為6月1日后全面恢復常態化生產和運營做好了充分準備。多家受訪企業均表示,6月產能預計能夠重回常態,順利實現全方位復蘇。
多家整車廠商已恢復雙班制
作為國內產銷規模最大的車企,上汽集團方面對記者表示,上汽臨港乘用車工廠4月18日啟動復工復產壓力測試后,5月27日正式開啟了雙班壓力測試。截至5月28日,自復工復產壓力測試以來,已有包括智己、飛凡、榮威、MG名爵四個品牌在內超過1萬輛整車陸續下線,整體產能已恢復到滿產時的8成左右。目前,上汽臨港乘用車基地已對復工人員返崗通勤服務能力、供應鏈能力、安全生產、物料運輸、廠內防疫管控等方面工作都進行了詳細的摸排和準備,制定了6月全面復產的壓力測試執行方案。
智己汽車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智己汽車在上海臨港乘用車工廠的生產制造基地已于5月27日開啟了雙班生產。在新車型“智己L7”首批用戶排序靠前的訂單車輛陸續在臨港工廠下線之后,后續的訂單也正在加速生產下線和報交,首批車輛將按計劃于6月中旬陸續交付至全國各地用戶手中。智己汽車方面表示,公司在嚴格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正在全力以赴地做好6月工作人員全員返崗、供應鏈恢復、物流的打通等方面的工作,力爭早日全面恢復產能。
記者從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方面了解到,目前特斯拉上海工廠的整車生產由原來的單班制增至雙班制,產能進一步提升。特斯拉相關人士表示,目前特斯拉工廠雙班制閉環生產正在平穩展開,6月的產能有望全面恢復到疫情前的正常水平。
汽配行業6月將迎常態化生產
多家上海汽配行業上市公司均表示,預計6月后公司的生產基本恢復至常態,對后續的經營業績較有信心。
上海沿浦是國內汽車座椅骨架的主要供應商之一,產品包括汽車座椅骨架總成、精密沖壓件和注塑零部件、模具及檢具等。上海沿浦方面介紹,公司5月4日完成了上海工廠“場所碼”的申請,并在5月24日安裝好了疫情常態化防控后的“CA數字哨兵設備”。在5月30日下午上海市關于6月1日全面復工復產的相關政策出臺之后,公司立刻向目前還在居家辦公的員工(占上海工廠總人數的15%左右)下發通知,做好6月1日全部復工復產的準備工作。5月31日一早,公司發布了全體員工6月之后進出廠區的詳細操作流程,并確認了全面復工復產的人員名單,做好了6月1日恢復常態化生產的各項準備。上海沿浦稱,在各項政策舉措的有力支持下,公司復工后的產銷有望穩步提升。
北特科技相關負責人5月31日對記者表示,公司目前物流通暢,排產也較為平穩,產品交付量較4、5月的平均水平增長約20%。“雖然4、5月公司業績有所下滑,但6月有望達到今年年初時的預算水平。”
保隆科技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公司上海園區主要生產TPMS(胎壓監測系統)、汽車傳感器和ADAS(高級駕駛輔助系統)相關產品。5月末,園區產能恢復到了常態化的80%左右,預計6月完全恢復正常。在物流方面,目前園區產品已可以正常發貨,但速度比疫情前稍慢,“預計6月也可以完全正常”。對于6月之后的經營情況,保隆科技方面表示,上海全面復工復產之后的業績修復要看整體市場的情況和政策的引導,對于公司而言,“我們只爭朝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