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馬威首次發布生物醫療供應鏈白皮書
倪銘婭
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中證網訊(記者 倪銘婭)中國證券報記者9月27日獲悉,近日,畢馬威首次發布生物醫療供應鏈白皮書。畢馬威中國生命科學行業主管合伙人于子龍表示,在供應鏈“去中心化”的趨勢下,一些高度全球化的生命科學企業面臨供應鏈和產業鏈的區域化調整與布局。
畢馬威認為,供應鏈轉型是企業自身價值鏈重建的過程,這一過程將涉及整體戰略及運營布局、稅務層面規劃、ESG、財務模型等多重因素。
從整體供應鏈戰略及運營布局角度看,企業在供應鏈選址時,需要考慮需求規劃、供應商網絡、運輸和物流、財務狀況、產品復雜性等因素,建立基于全產業鏈的供應鏈戰略風險規劃,更好應對當下全球供應鏈成本結構已經發生改變的大環境對自身的影響。
從稅務規劃角度看,生命科學行業作為需要高研發投入的賽道,對投融資有很高需求,有效的稅務架構將為企業帶來融資的便利性。在轉讓定價的再設計及整體稅務效率層面,還涉及海外稅收抵免、各地稅收優惠政策(所得稅及流轉稅)、對外付匯的影響等。
從財務模型分析角度看,為保證生命科學企業供應鏈正常運行,有效控制供應鏈成本,應全方位建立財務影響分析的模型,為供應鏈轉型方案的可行性分析提供支撐。這一模型應包括諸多因素,例如計劃所需的基礎設施,包括資本性支出種類,資金和建設時間;勞動素質和人工成本;供應鏈轉型成功后帶來的額外市場份額和收入,以及轉型后由于ESG評級提升帶來的長期效益,比如品牌形象的提升和企業融資成本的降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