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發布2021年度地方預決算公開度排行榜
中證網訊(記者 歐陽劍環)財政部網站1月3日消息,財政預決算公開是黨中央的一項重大決策部署,為有力推動地方預決算公開工作,2022年8-10月,財政部組織對2021年度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預決算公開情況開展了專項檢查,重點關注地方各級政府和部門2021年度預算和2020年度決算公開情況。這是2015年以來第6次在全國范圍內開展地方預決算公開檢查。總體來看,各地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多措并舉推動預決算公開,地方各級政府和部門基本實現了預決算信息應公開盡公開,公開廣度和深度不斷拓展,預決算公開管理水平持續提升。
具體來看,一是地方政府和部門基本實現應公開盡公開。2021年度應公開預算和決算的地方各級政府分別為3075家、3074家,均已全部公開。2021年度應公開預算和決算的地方各級部門分別為22.99萬家、23.17萬家,未公開6家、3家。未公開預決算的地方政府和部門數量自2018年度以來連續四年均為個位數,基本實現應公開盡公開。
二是地方部門所屬單位預決算公開工作取得明顯進展。各地按照國務院有關要求,抓緊推進部門所屬單位預決算公開工作,2021年度公開工作整體進展順利,為力爭2022年度做到部門所屬單位預決算公開全覆蓋奠定了良好基礎。2021年度應公開預算和決算的地方各級部門所屬單位分別為25.19萬家、24.10萬家,公開率分別達到94.89%、91.17%。
三是地方預決算公開制度體系逐步完善。各地因地制宜,不斷建立健全預決算公開的制度體系、常態化監督機制和考核獎懲措施,有效引導激勵地方各級政府和部門強化主動公開意識,全力推進預決算公開規范化、常態化、制度化。
四是公開規范性進一步提升。各地針對預決算公開工作中點多面廣、數據量大,公開“統一難”、內容“規范難”、口徑“理解難”等難題,分類施策加強管理,通過統一制定公開模板、加強信息技術支撐、完善數據審核流程等措施,進一步提高公開數據的完整性和準確性。
五是公開方式進一步創新優化。各地深入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將社會公眾“找得著”“看得懂”“能監督”作為預決算公開工作的落腳點,通過門戶網站、微信公眾號等多種渠道推送預決算公開信息,不斷完善優化公開方式。
財政部稱,檢查也發現,部分地方預決算公開仍存在薄弱環節。一是6家部門未公開2021年度部門預算,3家部門未公開2020年度部門決算。二是少數部門未按規定要求,在預決算批復后20日內向社會公開。三是部分地方和部門公開內容不完整不細化不準確。如有的缺失關鍵要素,有的未按要求細化說明,有的公開數據信息不準確。四是部分部門公開內容可讀性不夠。如有的未對公開內容編制目錄,有的公開目錄與正文內容不匹配,有的未對專業性較強的名詞進行解釋。
在組織開展專項檢查的基礎上,為科學、客觀、全面評價各地預決算公開情況,財政部對各地進行綜合打分,形成了2021年度地方預決算公開度排行榜,現向社會公開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