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話投資:期待新收獲
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11月底,開立A股賬戶的投資者數量再創歷史新高,達2.11億戶。
股民們2022年投資收益如何?2023年有哪些投資安排和預期目標?帶著這些問題,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了多位投資者。其中,不少投資者表示,樂觀看待A股中長期行情,2023年大環境更加有利,期待新年有新收獲。
投資是長期行為
盡管2022年A股表現不盡如人意,但不少投資者仍樂觀看待中長期行情,并認為2023年會迎來好的局面。
“2022年股票收益14.51%,中簽1只新股,踩中2個漲停板。”上班族徐良向記者展示著他的2022年投資收益賬單說,“收益不比往年,投資得看長遠,市場回調是暫時的,今年應該會好一些。”
曾經的證券從業者韓偉(化名)表示,2022年主要買了煤炭、新能源相關個股,基于多年的投資經驗,“踩點”比較準。不過,收益“被平均”了。“去年不賠不賺,比較滿意。投資是一個長期行為,不能說今天賠了,明天就‘關張’。”韓偉說。
過去一年,部分基民雖收益欠佳,但對2023年的市場充滿期待。“老基民啦,什么風浪沒見過,2023年應該會有好轉。”在基金市場摸爬滾打近10年的吳弘表示,2023年將堅定持有偏股型基金。
選擇分散投資的穩健型投資者不在少數。
“2022年,股票、基金、銀行理財產品的配置比例大約是1:1:6。最近,朋友介紹了一個債券私募基金,還在考察。”市民齊娟告訴記者,“投資不容易,要穩妥一些,別虧本就好。”
堅守價值投資
記者在采訪過程中發現,堅持長期投資、價值投資的聲音增多,不少股民較為關注經濟增長、企業盈利等基本面信息。
“去年小賺,投資收益率有20%。醫藥和芯片半導體板塊的幾只個股拿了有2到3年。”有近10年股齡的鐘陽說,相比身邊頻繁調倉換股的同事,拉長時間線來看,她的收益更勝一籌。
徐良也表示,工作太忙,沒有精力做短線,事實證明還是堅持價值投資收益更好。“我有1只股票,是2015年買的,基本面不錯。一開始就被套牢了,我沒賣,后來隨著業績越來越好,股價表現也越來越好。我對這只股票有感情,現在仍然有一定持倉。”他說。
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日前發布的《資產管理百人問卷調查報告(第3期)》顯示,對于2023年可能推動A股上行因素的判斷中,受訪者選擇最多的三個選項分別是企業盈利增速、經濟增速和境內疫情變化;權益市場最看好的主題依次為“疫情修復”“國防裝備”“高端裝備制造”“自主可控和新能源”。
記者梳理發現,機構更加看好價值板塊在2023年的表現。“隨著企業盈利逐步改善,A股將在2023年的某個時段逐步筑底,并出現比較明顯的反彈。”華夏基金副總經理、資產配置部行政負責人孫彬表示。
野村東方國際證券研究部首席策略分析師高挺認為,在復蘇初期,有望看到周期股估值率先回升,尤其是具有估值和業績雙重修復空間的行業;復蘇趨勢確立后,市場的關注點將回歸成長股。
把握布局機會
多位接受采訪的投資者表示,當前A股估值處在低位,是入手的好時機。
“去年底到現在已經走出一波行情,但復蘇起點很低,目前A股估值并不高。”市民朱為表示,去年部分減倉,現在開始適時加倉。股票方面,關注業績較好的高端制造企業;基金方面,重點關注“小而美”的基金產品。
市民王帥說:“2023年的投資計劃暫時不變,消費板塊有望崛起,準備買入長期關注的消費、醫療個股。”
中信證券報告指出,隨著政策預期、人民幣匯率、經濟基本面三大拐點漸次出現,2023年A股將逐步聚力上行。
一些國際投行也表達了對A股2023年行情的期待。其中,美銀將做多中國股票列入2023年十大交易;摩根大通表示看多中國股市,認為隨著經濟實現復蘇,中國市場有望成為2023年最具韌性的市場。
“2023年股市應該會迎來好的局面,可以多一些期待。”有20多年股齡的蔣啟文表示,2022年投資不是很理想,但現在準備開始加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