鍛造吸引外資“強磁場” 多地推實招新招
2月1日,浙江省赴歐洲投資促進團開啟為期10天之旅,行程覆蓋捷克、匈牙利、德國。
“這次出行希望能給今年全省200多個團組出國招商帶個好頭,進一步掀起全省大招商、招大商的熱潮,增強跨國公司投資浙江、落戶浙江的信心。”浙江省商務廳投資處二級調研員李玉林說。
不僅浙江,中國證券報記者梳理發現,不少地方為鍛造吸引外資“強磁場”,創新舉措,加大力度,推出多項政策措施,進一步增強外資企業在華投資信心。
深入開展招商引資活動
不少地方在吸引重大外資項目落地方面推出舉措。
福建提出,深入開展外資招商活動,抓住全球產業鏈重組帶來的機遇,把更多重大外資項目吸引進來。廣東提出,掀起新一輪大招商、招大商熱潮,謀劃引進一批新的百億元級、百億美元級大項目。海南提出,實施國際大招商行動,引進落地一批外資標志性項目。浙江提出,強化外資招引服務,以超常規力度和措施抓好重大外資項目招引工作。
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金賢東日前表示,以適當方式組織開展國際產業投資合作系列活動,為跨國公司投資和地方招商引資搭建平臺。進一步暢通與外資企業溝通渠道,及時協調解決企業反映的突出問題和合理訴求,為外資企業擴大在華投資提供優質服務。
深入開展外資招商活動,為外資企業提供優質服務,推動重大外資項目落地有利于增強外資企業信心。“中央和地方都非常重視重大外資項目的牽引帶動作用,不斷完善工作機制和保障措施,將極大便利外資重大項目落地實施,進一步增強外商投資信心。”商務部研究院研究員聶平香表示。
以制造業引資為重點
以制造業利用外資為重點,一些地方在引導外資更多投向制造業等方面采取系列舉措。
四川提出,落實外資企業國民待遇,突出抓制造業、現代服務業等引資。上海提出,引導外資更多投向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節能環保等領域。湖北提出,服務和引導外資更多投向先進制造、現代服務、基礎設施等重點領域。陜西提出,招引更多先進制造業、研發中心、區域總部企業落戶。山東提出,吸引更多制造業外資項目落地。
“當前我國制造業吸引外資優勢突出,除產業鏈和市場外,還有高效的政府服務和持續優化的營商環境,以及制造業所需的熟練技術工人、工程師和研發人員等人力成本綜合優勢。”商務部研究院外國投資研究所副主任張菲稱。
政策也在引導外資更多投向先進制造業等領域。國家發改委去年10月就發布了《關于以制造業為重點促進外資擴增量穩存量提質量的若干政策措施》(簡稱《若干政策措施》)。
金賢東表示,國家發改委將會同有關部門深入實施《若干政策措施》,引導外資更多投向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節能環保等領域和中西部、東北地區,更好發揮外資在推動產業轉型升級、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等方面的作用。
穩存量擴增量提質量
促進外資穩存量、擴增量、提質量也是多地吸引外資工作重點。
江蘇提出,更大力度促進外資穩存量、擴增量。遼寧提出,更大力度吸引利用外資,促進外資擴增量、穩存量、提質量。
重慶提出,推動實際使用外資量質齊升。四川提出,穩定優質存量外資,鼓勵增加在川投資。安徽提出,支持在皖外資企業再投資。
“外資企業是我國重要的市場主體,更大力度促進外資穩存量、擴增量,是我國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要舉措,也是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應有之義。”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國強說。
需要指出的是,當前我國吸收外資面臨的形勢依然復雜嚴峻。聯合國貿發會議發布的最新報告指出,2023年全球跨國投資面臨巨大下行壓力。
商務部研究院副研究員龐超然表示,總體來看,這些部署將有助于繼續穩固我國外貿外資發展基本盤,培育經貿發展新動能,拓展國際經濟合作新增長點,也為全年外貿穩規模優結構、外資穩存量擴增量打牢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