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發揮數字經濟帶動就業杠桿效應
全國政協委員 劉尚希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日前建議,順應數字化大趨勢,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充分發揮數字經濟帶動就業的杠桿效應。此外,為助力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建議大力培育基于云計算的SaaS(軟件即服務)市場。
大力發展數字經濟
“作為未來經濟的主體形態,數字經濟展現出顯著引領作用,在就業方面更是如此。”劉尚希認為,數字化在顛覆經濟的組織方式,也在創造新的就業形態。面對數字革命帶來的就業革命,亟需突破傳統的就業認知框架,加快就業促進政策創新。
劉尚希建議,大力發展數字經濟來吸納青年就業。數字化改變了傳統工業經濟下的就業形態,提供大量非單位、非崗位卻能獲取收入的機會,如直播帶貨、跑快遞送外賣、當網約車司機、開網店、遠程服務、設計和咨詢等。
“數字平臺經濟所形成的新型就業生態系統,既是青年當下就業選擇的過渡地帶和未來主體形態,也是青年人才自雇創業的孵化地。”他說。
劉尚希建議,借助數字經濟的包容性提升勞動參與率。充分發揮數字經濟對特殊困難群體更為友好的特點,利用平臺經濟提升女性、長期失業者、殘疾人等返回勞動力市場的比例。同時,依托平臺大力開發時間靈活、自由選擇、無需固定場所的各種獲取收入的機會,賦予勞動者更多就業創業自主權,降低勞動力市場門檻,提高就業創業包容性。
他還建議,提升數字素養,提高數字能力。當前,我國互聯網的覆蓋率較高,手機、電腦等智能設備的使用越來越廣,但專業的教育、培訓滯后。應加快發展數字教育,提高勞動者的數字知識、數字技能,降低獲得數字知識和技能的門檻。特別是縮小不同行業、不同代際勞動者數字知識與技能的差距,防范“數字鴻溝”帶來新的就業排斥。
助力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
為助力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劉尚希建議,大力培育基于云計算的SaaS市場。在他看來,SaaS市場是推動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內在動力。從全球看,SaaS市場的滲透率和市場規模不斷擴大,推動產業數字化轉型。
劉尚希建議,將SaaS服務定位為新型產業,完善營商環境。可在部分城市通過產業集群規劃等方式,支持培養一批SaaS市場的“獨角獸”。對投入研發適合于中小企業的產品和服務的SaaS公司,可以提供針對性支持政策。
他建議,引導企業積極上云,提升SaaS應用滲透率。建立行業標準體系,推進云安全和風險檢測、評定、認證以及備份管理機制,推進一些特定行業的行業云或混合云上云機制,降低SaaS應用合規性風險。遴選一批利用SaaS實現數字化轉型的優秀企業作為標桿,總結其成功經驗,探索規模化推廣路徑,提升行業整體認知水平,降低行業整體學習成本。
他還建議,鼓勵各類頭部企業發揮技術和人才優勢,助力SaaS市場生態加快形成。鼓勵數字科技公司、平臺企業等各類頭部企業開放自身積累的技術能力和客戶資源,通過低代碼平臺、開發者平臺、技術開源等方式助力SaaS市場生態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