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徐工機械總工程師單增海:建立工程機械國家級創新平臺
全國人大代表 單增海
“工程機械發展水平是衡量一個國家裝備制造業水平的關鍵指標之一,其核心競爭力是技術創新。”全國人大代表,徐工機械總工程師、副總裁單增海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掌握行業話語權,需要堅持技術創新,當前亟需建立工程機械領域的國家級創新平臺,補齊基礎材料和工藝、高可靠性等關鍵技術短板,實現核心零部件自主可控,支撐工程機械主機智能化、綠色化發展,重塑全球工程機械中高端市場競爭格局。
加快自主創新
單增海認為,經過多年發展,我國工程機械行業已具備一定的全球競爭優勢,但部分高端核心零部件仍依賴進口。
對于如何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工程機械先進制造業集群,單增海建議,以國家創新中心建設為載體,研發一批國際領先、引領行業發展的主機及核心零部件產品,助力我國工程機械及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推動徐州工程機械集群建設成為極具國際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集群,建設世界一流的高端工程機械及核心零部件創新平臺。
徐工機械加快科技自立自強步伐。單增海介紹,徐工300噸級以下全地面起重機通過技術升級,關鍵指標已達到全球第一,整機國產化率由原來的71%提升到100%。
掌握行業話語權,需要堅持技術創新。單增海介紹,徐工正著力構建工程機械、礦山機械、農用機械、環衛機械、應急救援和現代服務業“5+1”現代化產業體系,聚焦“打造世界一流企業、攀登全球產業珠峰”戰略目標和產業規劃,堅定不移走自立自強之路,加快向全球裝備制造產業高峰攀登,打造世界級工程機械產業集群。
整合創新資源
為推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單增海建議,整合利用全球創新資源,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促進產業鏈、創新鏈深度融合,形成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創新高地。
單增海提出,構建以徐工等企業為龍頭,眾多創新型中小企業為配套的產業集群,組建“龍頭引領+配套協作+院校協同+用戶支撐”的高端工程機械及核心零部件協同創新聯合體,集聚行業優質創新平臺,收集產業鏈終端用戶技術需求,形成網絡化的協同創新生態系統。
“要牢牢掌握關鍵核心零部件技術,建立安全可靠、自主可控的供應鏈,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眴卧龊1硎,工程機械企業要積極參與具有戰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增強自主創新能力,著力提升關鍵零部件自主化率,牢牢占據產業鏈、價值鏈高端!皩崿F高質量發展,需要打造高質量的同盟軍,高質量的供應鏈、銷售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