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核電黨委書記、董事長盧鐵忠:拓展核能用途 推進“核電+”項目落地
全國政協委員 盧鐵忠
“核電成為全球實現碳減排和碳中和的重要手段!比珖䥇f委員,中核集團總經理助理,中國核電黨委書記、董事長盧鐵忠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稱,建議適時啟動在一些清潔能源輸出省份的核能利用。中國核電將拓展核能用途,有序推進“核電+”項目落地。
優化能源結構
盧鐵忠表示,隨著“雙碳”戰略縱深推進,發展并應用高溫氣冷堆技術是實現綠色發展,服務產業結構升級和能源結構優化的必然選擇。比如,華龍一號機組裝機容量116萬千瓦,每年清潔發電近100億度,相當于減少標準煤消耗312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816萬噸,植樹造林7000萬棵。
盧鐵忠介紹,目前我國核電基地基本分布在沿海地區,靠近電力需求旺盛區域,在電力供給方面具有天然優勢,且核電電價不受燃料價格波動影響。另外,核電具有單機容量大、占地規模小、發電穩定可靠、利用小時數高等特點,可以作為電力基荷能源。“我們開發了專門用于北方城市供暖的燕龍供熱堆,一座燕龍堆可以為20萬個家庭提供清潔低碳的供暖保障。”盧鐵忠說。
盧鐵忠建議,加快高溫氣冷堆石化耦合與制氫示范項目落地及產業化推廣應用;同時,適時在一些清潔能源輸出省份啟動核能利用,以核電作為基荷電源,支撐可再生能源基地的電力輸出與消納。
探索模式創新
盧鐵忠說,我國核電事業已經實現了從跟跑到并跑,再到領跑的突破,核電技術水平、裝機規模、建造能力、運行業績都已達到世界領先水平。我國大陸現有在運在建核電機組76臺,裝機容量8100萬千瓦,位列全球第二,核電累計發電量超過3萬億千瓦時,減排二氧化碳約25億噸。在世界核電運行者協會(WANO)公布的全球核電機組綜合指數排名中,中國名列前茅。
“中國核電希望在減碳工作中發揮更大作用!北R鐵忠表示,未來中國核電將善用核能優勢,協同各種能源企業,為能源清潔低碳轉型更好賦能。
盧鐵忠表示,將積極探索模式創新,協同客戶需求,拓展核能多用途利用。積極挖掘傳統核電基地商業大堆價值,有序推進“核電+”項目落地,提供核能供熱、制氫、海水淡化、同位素生產、園區綜合智慧能源服務等。堅持創新發展,密切關注能源電力新技術、多種能源耦合技術等前沿技術發展趨勢,重點圍繞機組安全性能提升、“華龍一號”運維等項目開展技術創新。適時開展低碳、零碳、負碳技術研發和產業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