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東航總經理李養民:積極推進智慧民航建設
全國政協委員 李養民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東航總經理李養民建議,以智慧民航為抓手推動高質量發展,打造智慧出行服務體系,提供全流程、多元化、個性化、高品質的航空服務新供給和綜合性航空物流服務。
打造智慧出行服務體系
李養民表示,加快建設智慧民航是實現交通強國民航新篇章的必由之路。當前,民航業正在加速恢復中,預計到2035年,航空運輸規模將增長一倍以上,基礎設施保障、資源環境約束的壓力也會越來越大,亟待破解。新時代十年,智慧民航建設已經取得顯著成效,航班正常率連續五年超過80%,全國251個機場實現國內航班無紙化便捷出行,購票環境持續優化,行李運輸明顯改善,機上Wi-Fi建設加快推進。下一步智慧民航建設需要著眼打造智慧出行服務體系,提供全流程、多元化、個性化、高品質的航空服務新供給和綜合性航空物流服務。
近年來,東航爭做交通強國民航新篇章的“排頭兵”和“主力軍”,把加快數字化轉型、打造智慧東航,作為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新引擎,作為贏得發展優勢的新賽道。李養民介紹,圍繞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東航利用大數據,系統推進飛機減重節油精細化管理,優化航路計劃和飛機配載,持續對運行參數進行監控、分析、反饋、改進,近五年油耗指標連續下降,降幅達8.1%,累計節油45.1萬噸。東航打造“數字化飛行員”項目,把握飛行的14個階段特征,解析3800個參數,對飛行員進行運行分析和訓練教學;采用人工智能深度神經網絡算法,開發發動機智能孔探技術。東航還不斷升級空中互聯技術,用8年時間把客艙網速提高8倍,企業現有空中互聯飛機100架,覆蓋全部歐美澳遠程國際航線和重要國內商務航線,能夠空中互聯上網的機隊規模和用戶人數保持“中國第一、亞洲領先”。
除了企業內部的數字化轉型外,東航還與行業上下游合作伙伴積極聯手推進智慧民航建設,讓運行更高效。比如,航空公司在大型樞紐機場的運行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東航聯合有關單位推出“數字機坪”項目,對各業務條線進行數字化管理,實現全流程的智能調配、智能監控,資源利用效率提升15%-20%;東航運用多年來積累的運行大數據,與中國商飛建立聯合團隊,堅定支持、全力發展好國產大飛機事業。
推動全行業積極創新
李養民表示,我國的智慧民航已經展現出美好前景,把“藍圖”變成“實景圖”,還需要付出更多努力。他認為,一要加強科技創新,提高自主可控能力。目前,要圍繞突破“卡脖子”問題,推動全行業積極創新,并加大研發力度。
二要加快基礎建設。打造智慧物流,加強智慧安檢、電子化運單、口岸聯檢設施建設,加強自動化倉庫、機場冷庫冷鏈設施、特種貨物庫區建設等環節,實現物流的全程追蹤可視化改造,加快數字技術與航空物流應用場景的融合,提升航空貨物的地面處理能力和效率。
三要加快數據共享,構建大交通產業生態。近年來,東航圍繞交通出行的數據共享,率先破題探索,成為我國首家與鐵路12306打通數據端口、實現空鐵聯運購票的航空公司。但從整個交通體系來看,數據要素共通共享機制尚未有效建立,需要由主管部門牽頭,探索安全規范的數據跨界流動方式,提升全系統數據要素的共享性和普惠性,實現標準、管理、服務、信息“軟聯通”,加快實現一站式購票、安檢互認、快速換乘、行李直掛等多式聯運服務,構建立體化智慧化交通產業生態,讓智慧民航建設的新進步新成就,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航空出行的新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