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三全食品董事長陳南:推動各類食品標準有機銜接
“標準是國家質量基礎設施。”近日,全國人大代表、三全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南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國食品安全水平穩步提升,大宗食品合格率持續保持高位。他建議,進一步完善食品安全標準體系,通過加強部門協作配合,有效避免“標準打架”,推動食品工業高質量發展。
食品安全關系廣大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是影響國計民生的大事。2013年起,國家有關部門全面啟動食品標準清理工作,對將近5000項食品標準進行了清理、修訂、整合,初步構建起覆蓋從原料到餐桌、與國際接軌的食品安全標準體系,形成通用標準、產品標準、檢驗方法、生產衛生規范四大類標準,基本涵蓋從生產源頭到最終產品的整個食品產業鏈。
陳南表示,通過制定最嚴謹的標準,提高了從農田到餐桌全過程的食品安全風險控制能力,提升了食品全鏈條質量安全保障水平。從整體看,我國的食品安全標準體系基本解決了標準交叉、重復、矛盾的問題。但在實踐應用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其中以食品分類引起的爭議較多。
作為中國速凍食品行業的頭部企業,三全食品在生產經營中發現,由于歷史原因、新產品涌現以及新技術的應用,加上不同標準的制定單位對標準設計框架和需求的不同,造成食品分類系統繁多,食品類別定義范圍不一致。
陳南分析,沒有統一的食品分類標準,造成企業在使用標準以及監管部門在執行標準的過程中,可能因標準分類不一致,引起理解偏差,帶來一定的食品安全管理風險。
以傳統食品饅頭為例。按照《食品生產許可分類目錄》,饅頭歸為糕點中的熱加工糕點。按照生產許可分類,饅頭在GB 2760-2014《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的食品分類系統中也屬于糕點(07.02類別),可使用部分限量食品添加劑。然而依據GB 2760-2014的食品分類系統,饅頭屬于發酵面制品的范疇,并不屬于糕點類食品,可使用的食品添加劑范圍和作為糕點類別有明顯差異。
陳南建議,全面梳理現有的與食品工業發展有關的標準、規則等,進一步完善食品安全標準體系,通過加強部門協作配合,有效避免“標準打架”,推動各類食品標準有機銜接、相輔相成,用“最嚴謹的標準”推動食品工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