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探|大別山深處、皖北鄉村麥田里的5G信號守護者
5G新基建能給鄉村帶來些什么?
中國證券報記者跟隨中國鐵塔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國鐵塔”)組織的“新國企新基建新發展”主題采訪活動走進安徽省六安市金寨縣、阜陽市太和縣,切身感受到5G新基建為鄉村振興注入的新動能。
5G覆蓋助力大灣村脫貧摘帽
從金寨縣出發,經過2個多小時的崎嶇的山路,中國證券報記者來到金寨縣花石鄉大灣村。記者看到,村中心的廣場停著不少旅游大巴,外地游客在這個“網紅村”打卡拍照、拍視頻。
走進位于半山腰的陳澤申家的小院,抬眼望去,一座掛載“中國鐵塔”四個大字的5G通信塔矗立在后山,日夜守護著大灣村的信號暢通,保障著村民的通信安全。
“叮……到賬120元。”循聲望去,在陳澤申房子里農產品貨架旁,一位游客掃了貨架上的二維碼,買了2盒安徽特產“黃精”,還有一些游客在貨架上挑選其他商品。
“現在有了5G信號,不僅收錢方便,還能隨時跟我孫子打視頻電話,一點兒都不卡。”陳澤申一邊說一邊忙著往貨架上放農產品。
(金寨縣花石鄉大灣村村民陳澤申家的小院 劉麗靚攝)
安徽省金寨縣位于皖西邊陲、大別山腹地,是安徽省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山區縣和旅游資源大縣,也是中國第二大將軍縣,正是這樣一座“將軍縣”,卻有著超40年的貧困史。
作為國家級首批重點貧困縣,2011年金寨縣被確定為大別山片區扶貧攻堅重點縣,2020年正式退出貧困縣序列,圓滿實現了高質量發展脫貧摘帽目標。
大灣村的5G覆蓋,是通信行業助力金寨縣脫貧攻堅的一個生動縮影。
“自脫貧攻堅戰役打響后,中國鐵塔六安市分公司(簡稱“六安鐵塔”)制定信息化精準扶貧方案,完成關廟、長嶺、南溪等多個偏遠地區基站建設,補點天堂寨、大灣村、湯家匯等處信號覆蓋,實現金寨縣‘村村有5G,戶戶打得通’的信息化扶貧目標。”六安鐵塔黨委書記、總經理李勇接受采訪時表示。
如今的大灣村一排排嶄新的樓房拔地而起,村里修通了公路,建起了民宿,村民率先用上了5G網絡。“村民們白天種茶迎客、晚上直播賣貨,日子越過越紅火。”金寨縣花石鄉大灣村第一書記余靜說。
這一切的變化對于時為大灣村重度貧困戶的陳澤申來說就像夢一場。如今73歲的陳澤申不僅脫了貧,還搬進了新房,孫子有份不錯的工作,他也有了穩定的收入。
“截至目前,已建設5G宏站5669個,開通5G設備5180套,5G用戶數達277.6萬,同比增長69.27%,實現了市中心城區5G網絡連片覆蓋,重要場景和熱點區域的穩定覆蓋,5G新基建建設和5G示范應用整體位于全省第一方陣,形成了‘政府主導、鐵塔統籌、行業協同、社會支持、共建共享’的5G建設新模式。”六安市經濟與信息化局黨組成員、四級調研員高玲接受采訪時表示,按照六安市5G產業發展規劃,到2025年將新建5G基站10000座以上,5G整體建設水平力爭走在全省前列。
5G新基建為鄉村搭起“信息橋”
隨后,中國證券報記者來到安徽太和縣大新鎮張路口村邢寨自然村,一望無垠的綠色麥田里,一桿桿頎秀的麥子長勢喜人。
在田埂旁,中國證券報記者看到,一位農戶正忙著給身邊的無人機添加農藥,在智能手機的操控下,滿載農藥的無人機從地頭快速起飛,在麥田的上空按照預設航線來回穿梭,均勻地噴灑著,機身后一條霧狀“絲帶”,如綢布一般拂過麥田,泛起了層層麥浪。短短幾分鐘,一片麥田就噴灑完畢,無人機也回到了起點,科技感十足。
(張路口村邢寨自然村麥田加滿農藥的無人機 劉麗靚攝)
“現在氣溫越來越高,尤其經常下雨,小麥很容易發生赤霉病等病蟲害。往年都是人工施藥,效率低還會錯過施藥時間,現在村里有了5G信號,用上了無人機,不僅提高了效率,也節約了不少成本。”邢寨村種糧大戶邢東曉種了500多畝小麥,他向中國證券報記者算了筆賬:通過5G智能手機操控無人機施肥、施藥,作業效率是人工作業的30倍,每畝地可以節約20%的成本。
邢東曉所居住的邢寨自然村常住人口有2000多人,近二十年來,因為沒信號,稱得上是座“信號孤島”。
“有幾十戶村民在家里手機沒有信號,對村民的生產和生活影響很大。”時任大新鎮張路口村黨總支書記徐立德接受采訪時說,由于和外界溝通不暢導致村里種植的幾十畝草莓市場信息滯后,有時一斤少賣好幾塊錢。還有村辦木材加工廠,接不到客戶下單電話,耽誤了好幾筆生意。
手機信號暢通成了鄉親們翹首以盼的事。徐立德介紹道,去年7月,村民邢東曉根據鄉親們尤其是孩子們的建議,在人民網向太和縣留言反映了這一情況。得知此事后,太和縣政府立即安排太和縣經信局開展調查工作,并邀請鐵塔公司技術人員現場查勘、檢測信號、尋找問題根源。經檢測,邢寨村及周邊部分區域處于信號覆蓋盲區,需要在村中新增一處通信基站,擴大信號覆蓋范圍。中國鐵塔阜陽市分公司迅速入場,協同三家運營商,經過勘察選址、搭建地基等系列流程,開始緊鑼密鼓地統籌建設安裝。
今年1月,一座45米高的5G通信基站在邢寨自然村西王竹園拔地而起,解決了當地多年來的手機信號弱覆蓋問題。
“信號通,財路也通了!村里的藥材、草莓和板材工廠的市場越來越大,有的村民還在田間地頭開起了直播賣貨。”徐立德面帶笑容地說。
如今,這座5G通信塔正變身為服務村民致富奔小康的“信息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