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工業企業利潤延續恢復態勢
制造業盈利改善明顯
國家統計局7月27日發布數據顯示,6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下降8.3%,降幅較5月收窄4.3個百分點。1-6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下降16.8%,降幅比1-5月收窄2.0個百分點。國家統計局工業司統計師孫曉表示,總體看,工業企業利潤延續恢復態勢。下階段,要著力擴大有效需求,提高產銷銜接水平,激發經營主體活力,培育壯大發展新動能,推動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
工業生產穩步恢復
孫曉表示,今年以來,隨著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各項政策措施落地顯效,工業生產穩步恢復,企業盈利逐月改善。
數據顯示,工業企業利潤穩步恢復,累計利潤降幅自年初以來逐月收窄。6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下降8.3%,降幅較5月收窄4.3個百分點。分季度看,二季度規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下降12.7%,降幅較一季度收窄8.7個百分點。上半年,規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下降16.8%,降幅較1-5月、一季度分別收窄2.0個、4.6個百分點。
分企業類型看,不同類型企業利潤均有改善,小型、私營、外資企業改善明顯。數據顯示,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大型、中型、小型企業利潤同比降幅較一季度分別收窄4.1個、4.9個、5.6個百分點,其中6月小型企業利潤同比由降轉增。上半年,私營、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利潤同比降幅較一季度分別收窄9.5個、12.1個百分點。
此外,企業單位成本邊際改善,利潤率環比回升。數據顯示,6月,規上工業企業每百元營業收入中的成本較5月減少0.83元;營業收入利潤率為6.44%,較5月提高0.27個百分點。“隨著上游礦產品價格持續下行,工業企業原料成本壓力有所緩解,助推企業單位成本邊際改善。”孫曉分析。
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表示,從量、價、利潤率三要素來看,6月工業增加值逆勢企穩,工業原材料價格下降助推利潤率回升,這兩項因素抵消了工業品出廠價格下滑的影響,從而帶動工業企業利潤降幅收窄。
七成以上行業盈利改善
據介紹,上半年,七成以上行業盈利較一季度改善,制造業盈利改善明顯。上半年,在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有30個行業利潤同比增速較一季度加快,或降幅收窄、由降轉增,占比超七成。其中,制造業帶動工業企業利潤改善作用較強。上半年,制造業利潤同比降幅較一季度收窄9.4個百分點,帶動規上工業利潤同比降幅較一季度收窄7.4個百分點。
裝備制造業累計利潤增速由負轉正。統計顯示,上半年,裝備制造業利潤同比增長3.1%,實現由降轉增,增速較一季度大幅回升20.8個百分點。裝備制造業利潤占規上工業的比重為34.3%,較一季度和上年同期分別提高6.8個和6.7個百分點。
分行業看,光伏設備、鋰離子電池、新能源汽車、高鐵車組等新產品生產快速增長,帶動電氣機械、汽車、鐵路船舶航空航天運輸設備行業利潤分別增長29.1%、10.1%、35.3%;通用設備行業受產業鏈發展帶動,利潤增長17.9%。“今年以來,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培育壯大,綠色低碳產業發展勢頭強勁。”孫曉分析。
消費品制造業利潤加快回升。數據顯示,上半年,在13個主要消費品制造行業中,有10個行業利潤同比降幅較一季度收窄或由降轉增,占76.9%。6月,消費品行業利潤加快回升,有10個行業當月利潤同比增長,較5月增加5個,其中皮革制鞋行業利潤同比增長1.07倍,化纖行業利潤增長21.2%,家具、紡織服裝、文教工美、醫藥行業利潤增長7%-14%。
“隨著擴大內需政策措施發力顯效,市場需求逐步釋放,多數消費品制造行業利潤改善。”孫曉分析。
降幅大概率將繼續收窄
對于下階段工業企業利潤走勢,專家表示,工業企業利潤或仍將面臨一定壓力,但工業企業利潤降幅大概率將繼續收窄。
溫彬提示,由于外需趨弱背景下出口將繼續承壓,房地產市場供求關系發生重大變化,企業信心尚待進一步提振,因此,工業利潤或仍將面臨一定壓力。
“下一階段,工業企業利潤降幅大概率將繼續收窄。”溫彬分析,一方面,6月PPI大概率將是年內低點,下半年PPI有望持續回升,價格對營收和利潤的拖累將會明顯減弱。另一方面,高層關于“加大宏觀政策調控力度”“加強逆周期調節和政策儲備”,尤其是“適時調整優化房地產政策”的要求將有助于推動地產產業鏈回溫、拉動工業生產回升。
仲量聯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部總監龐溟表示,工業企業利潤的恢復態勢進一步鞏固,企業生產經營壓力得到進一步緩解。“隨著經濟運行持續好轉、內生動力持續增強、社會預期持續改善,工業企業利潤累計同比增速在第四季度轉正的概率較大。”龐溟說。
植信投資研究院宏觀高級研究員羅奐劼表示,我國工業生產抗風險和自我修復能力較強,下半年隨著生產生活深入開展、企業紓困和經濟穩增長政策持續發力,工業企業經營狀況有望繼續改善,工業利潤當月增速在第四季度由降轉升的可能性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