錨定數實融合 探索數字金融創新實踐
本報資料圖片
在數字經濟時代,數字化技術的廣泛應用以及數字貨幣的興起,衍生出金融新業態、新模式、新應用,相應地帶動了數字金融研發創新及應用轉化等關聯產業鏈的發展。
近年來,蘇州相城區以數字人民幣為主要抓手和切入口,通過央行平臺引領帶動、創新機構研發賦能、市場化機構集成服務、生態圈企業構筑產業鏈優勢,結合數字金融在技術端和應用端的落地場景,圍繞“消費、普惠、支付、監管”四大方向,探索數字金融賦能實體經濟的創新實踐。
消費場景不斷豐富
蘇州相城區作為全國首批數字人民幣試點地區之一,自2020年以來以居民消費為突破口,積極打造“相城數字消費”品牌,主推發放各類消費紅包超1億元,開展兩屆“千名數字人民幣體驗官招募活動”,推動場景創新和試點擴面。
今年以來,為進一步營造數字人民幣的良好使用生態,相城區積極實施數字人民幣“暢通工程”,開展居民消費場景受理側改造,拓展數字人民幣使用渠道。目前,全區水、電、燃氣等民生服務繳費領域數字人民幣場景覆蓋率已達100%。重點商圈數字人民幣商戶覆蓋率、抽檢合格率均超85%。
同時,相城區也積極探索數字人民幣消費閉環的打造,建設首個數字人民幣示范產業園——黃橋未來工場,融合了數字人民幣最新智能設備和升級服務,集成了園區管理、配套服務、員工消費等數字人民幣使用場景,實現數字人民幣的全場景、全流程使用。
“下一步,我們將聯合相關金融機構和生態圈企業,探索對產業園等閉環場景的數字人民幣綜合解決方案進行市場化推廣,以點帶面助力數字人民幣消費生態建設。”江蘇金服相關負責人表示。
延伸普惠金融服務觸角
近年來,相城區在推動數字金融產業發展的同時,也注重利用數字化手段打破傳統金融高門檻局限,延伸普惠金融服務觸角。
2023年4月,相城區舉辦金融賦能智能車聯網產業合作發展大會,推動數字金融產業和智能車聯網產業的“雙向奔赴”。會上發布了涵蓋信貸、股權、上市、金融服務、場景創新等內容于一體的金融賦能智能車聯網產業“五維”專項行動。“我們還將聚焦全區其他重點產業創新集群金融需求,推廣‘一鏈一策一批’的金融服務模式,實現融資供需雙方的精準對接。”相城區地方金融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支付方式提能升級
當前,中國電子支付尤其是移動支付快速發展,在為社會公眾提供支付便利的同時,也造成部分特定人群,如欠發達地區、邊遠地區居民及老年人等群體的使用困難。
“數字人民幣具有賬戶松耦合、產品形態多樣等特點,有助于消除‘數字鴻溝’,提升數字支付便利度。”相城區地方金融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試點以來,相城區積極推動數字人民幣硬錢包產品創新,全國首發養老領域支付憑證、“數字消費助力鄉村振興”硬錢包、SIM卡硬錢包等產品,進一步滿足多主體、多層次、多形態支付需求。今年,相城區還推出首張以互聯互通為基礎的“相城”主題數字人民幣硬錢包,實現門禁管理、食堂就餐、支付消費等功能的疊加。
與此同時,當前數字人民幣支付方式與其他支付方式的融合程度較低,增加了商戶和居民的學習和使用成本。因此,落地在相城區的興業銀行數字人民幣創新實驗室(蘇州)率先在蘇州相城推廣落地聚合支付,通過一個二維碼整合數字人民幣、支付寶、微信、云閃付等不同渠道的支付方式。“數字人民幣聚合支付碼上線,對于拓展數字人民幣使用場景,降低公眾使用數字人民幣的門檻大有裨益。”興業銀行數字人民幣創新實驗室(蘇州)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