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政策落實力度 增強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可持續性
中證網訊(記者 彭揚)11月17日,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中國證監會聯合召開金融機構座談會,研究近期房地產金融、信貸投放、融資平臺債務風險化解等重點工作。多位業內專家表示,今年以來,金融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和服務,市場流動性合理充裕,社會融資規模和人民幣貸款增長速度、節奏均較為正常。
展望后續,會議認為,下一步,要堅定信心、持續發力、久久為功,繼續加大政策落實和工作推進力度,持之以恒營造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要落實好跨周期和逆周期調節的要求,著力加強信貸均衡投放,統籌考慮今年后兩個月和明年開年的信貸投放,以信貸增長的穩定性促進我國經濟穩定增長。要優化資金供給結構,盤活存量金融資源,加大對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金融支持,增強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可持續性。
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日前表示,下一階段,貨幣政策將更加注重跨周期和逆周期調節,平衡好短期與長期、穩增長與防風險、內部均衡與外部均衡的關系,為穩定物價、促進經濟增長、擴大就業、維護國際收支平衡營造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
對于“統籌考慮今年后兩個月和明年開年的信貸投放”這一表述,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認為,“經濟恢復有個過程,實體經濟信貸需求及銀行風險偏好都會對信貸投放的波動產生影響。”他分析稱,今年剩下的兩個月,通常屬于信貸“小月”,銀行可能為追求明年初信貸“開門紅”而加大項目儲備,進而加劇信貸數據“顛簸”。
“為保持對經濟復蘇提供穩定支持,接下來信貸投放要更加均衡,避免大起大落。”王青表示,這意味著銀行要避免因過度追求明年初信貸“開門紅”,而壓縮今年11月和12信貸投放規模,力爭實現均衡投放,為年底前鞏固經濟回升向好勢頭提供有利的金融環境。
同時,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認為,要加大結構調整、盤活存量貸款資源,努力保持企業貸款增長的穩定性和居民貸款增長的持續性,以信貸增長的穩定性和持續性促進我國經濟穩定增長。
此次會議也對房地產領域作出了部署。會議強調,近日金融部門和行業主管部門聯合召開代表性房地產企業座談會,調研了解行業風險化解和高質量發展的主要金融需求。各金融機構要深入貫徹落實中央金融工作會議部署,堅持“兩個毫不動搖”,一視同仁滿足不同所有制房地產企業合理融資需求,對正常經營的房地產企業不惜貸、抽貸、斷貸。繼續用好“第二支箭”支持民營房地產企業發債融資。支持房地產企業通過資本市場合理股權融資。要繼續配合地方政府和相關部門,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原則,加大保交樓金融支持,推動行業并購重組。要積極服務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建設,加快房地產金融供給側改革,推動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
“今年底銀行將顯著增加對房企的信貸投放。這一方面會有力支持保交樓,更重要的是會緩解年末房企流動性壓力,遏制信用風險暴露勢頭,進而穩定社會預期、提振市場信心。后續在樓市需求端,政策面也會推動重點城市有序放松限購,引導居民房貸利率進一步下行。”王青說。
此外,會議要求,金融部門要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關于防范化解地方債務風險的精神,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配合地方政府穩妥化解存量、嚴格控制新增。金融機構要完善工作機制,突出重點、分類施策,與融資平臺開展平等協商,通過展期、借新還舊、置換等方式,合理降低債務成本、優化期限結構,確保金融支持地方債務風險化解工作落實落細。
董希淼建議,還可以考慮通過中央與地方的財權事權調整,來保證地方政府在嚴控融資平臺新增債務的前提下能夠實現財政收支大致平衡。“此外,應發揮金融與財政的協同作用,幫助有序化解地方債務風險。金融機構可在一攬子化債方案之下,采取貸款展期、降低利率、債務置換等措施,協助地方政府盤活資產,多措并舉,助力地方政府逐步化解存量債務風險。”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