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振企業家信心 政策加力支持民營經濟發展
12月5日,2023中國企業家博鰲論壇圓滿落幕,論壇期間系列活動釋放出企業家信心增強的積極信號。
企業家的信心就是中國經濟的信心。今年以來,一攬子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壯大舉措陸續出臺,直指民營企業發展難點、堵點。專家認為,這有利于提高企業生產積極性,推動企業經營狀況持續改善,提振企業發展信心。
民營企業信心增強
圍繞促進民營經濟發展,今年以來,一系列政策舉措陸續推出。
今年7月,《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發布,為支持民營經濟作出頂層部署;8月,金融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工作推進會召開,持續加強民營企業金融服務;9月,民營經濟發展局被批準設立,作為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專門工作機構,加強相關領域政策統籌協調;11月,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證監會等八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強化金融支持舉措 助力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通知》,為民營企業發展再次送出一顆“定心丸”。
多重利好下,民營企業信心得到有效提振。其中,積極踴躍參與中國企業家博鰲論壇,是他們滿懷信心的一種體現。“期待與更多新老朋友深入交流探討,傳遞發展信心,共商發展大計。”“希望以我的經驗和建議,能夠為大家提供參考和思路,真正有所收獲。”……不少參會企業家代表希望通過中國企業家博鰲論壇這個平臺,將信心和希望傳遞給更多人,弘揚企業家精神,助力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政策繼續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信號仍在釋放。國家發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聞發言人李超日前透露,將持續完善制度設計,強化民營經濟發展形勢研判、政策統籌、推動立法等工作;持續拓展發展空間,有序擴大民間投資市場準入;持續搭建服務平臺,積極打造政策、交流、合作、監測、評估、宣傳等六大服務平臺。
暢通民企融資渠道
提振企業家信心,促進民營經濟發展,需要對民營企業面臨的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加以解決。為此,相關部門多管齊下,暢通民營企業股、債、貸融資渠道。
股權方面,支持民營企業上市和再融資,積極發揮地方政府專項引導基金作用,完善投資退出機制。債券方面,推動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支持工具擴容增量,擴大民營企業債券融資規模。鼓勵和引導機構投資者配置民營企業債券。貸款方面,實施好再貸款再貼現等貨幣政策工具,引導金融機構加強對接走訪,推進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持續加大對民營企業的信貸投放。
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認為,后續應繼續從優化信貸市場、債券市場、資本市場等方面采取措施,進一步破解民營企業融資難題,為民營企業發展壯大創造更好的金融環境。其中,銀行業要發揮主力軍作用,在保持商業可持續的原則下加大信貸支持力度。同時,應不斷提高直接融資在民營企業融資中的比重。
支持民間投資回穩
在暢通民企融資渠道的同時,政策在加力支持民間投資回穩。
中央層面,國家發展改革委日前牽頭研究制定了《關于規范實施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新機制的指導意見》。李超介紹,新機制突出的特點就是最大程度鼓勵民營企業參與,進一步調動民間投資積極性,推動民間投資結構持續優化調整。
地方層面也在積極行動。例如,《重慶市進一步加大力度支持民間投資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從支持民間投資參與的行業領域、支持民間投資盤活存量資產、加強民間投資融資支持、加強民間投資政務服務四個方面提出27項具體措施。
在一系列政策支持下,民間投資降幅有所收窄。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10月份,民間投資同比下降0.5%,降幅比前三季度和1-8月份分別收窄0.1個和0.2個百分點。
為支持民間投資回穩,政策將持續拓展民企發展空間。李超表示,將有序擴大民間投資市場準入,支持民營企業參與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承擔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全球范圍產業分工和資源配置、重大戰略部署等相關領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