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2024年GDP目標增速不低于5%
1月15日,廣州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開幕,廣州市代市長孫志洋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提到,預計2023年廣州全年地區生產總值突破3萬億元,報告還對2024年廣州的經濟社會發展設定了地區生產總值增速不低于5%、城鎮新增就業24萬人以上等主要預期目標。
報告顯示,預計2023年廣州全年地區生產總值突破3萬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和商品進出口總值連續第3年雙雙超過1萬億元,固定資產投資超過8600億元、創歷史新高,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增長4.8%,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4.8%和6.3%,居民消費價格上漲1%,城鎮新增就業超過33萬人。
報告提到,2024年,廣州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速不低于5%;固定資產投資增長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5.5%;商品進出口總值保持正增長;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3%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3%;城鄉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同步,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3%左右;城鎮新增就業24萬人以上;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和地表水水質優良率均完成省下達的目標任務。
廣州將堅持產業第一、制造業立市,厚植經濟發展優勢。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統籌推動傳統產業改造提升、新興產業加快發展、未來產業謀篇布局,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筑穩做強高質量發展底基底盤。
報告提出,廣州將出臺全面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政策措施,建設先進制造業強市。推動100家企業“四化”改造升級,促進紡織服裝、皮具箱包、美妝日化等傳統優勢產業轉型升級。大力發展智能網聯與新能源汽車、新一代電子信息技術、生物醫藥與健康等新興產業。構建生物醫藥產業“1+N”專項政策體系,推動華為廣州研發中心(一期)竣工投產,支持新型顯示、新能源汽車等重點產業鏈間互為應用場景、互為配套,推進建設大灣區“綠能谷”。積極發展人形機器人、人工智能、無人駕駛等未來產業,建設未來產業先導區。
報告表示,廣州將推進網絡強市建設,加快5G基站、人工智能公共算力中心等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培育壯大工業軟件優質企業,支持智能制造企業建設數字化工廠,做大做強廣州數據交易所。推進外貿強市建設,提升廣交會輻射面和影響力,實施汽車出口促進措施,實現汽車出口“10萬+”目標。
此外,報告提到,廣州還將推進房地產優化措施落地見效,更好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健全企業主體監管制度和資金監管,做好房地產市場風險防范化解工作。加快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城中村改造“三大工程”。建立健全租購并舉的住房保障體系,籌建配售型保障性住房1萬套、保障性租賃住房10萬套,發放住房租賃補貼1.8萬戶,統籌解決城市戶籍人口和引進人才住房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