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編制重點產業鏈圖譜 實施技改融資貼息等政策
據中國網消息,國新辦4月8日就“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 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福建實踐”舉行發布會。福建省工信廳廳長翁玉耀在發布會上表示,近幾年來,福建以縣域重點產業鏈為抓手,走出了一條具有福建特色的縣域發展之路。總的來看,有這么幾個方面的特點:
一是縣域經濟實力全面提升。去年,福建全省GDP超過1000億元的縣(市、區)有16個,比2020年增加了6個。入選全國縣域經濟百強的縣、區11個,數量在全國是第七位。全省縣(市、區)GDP都超過或接近100億元大關。長樂、翔安等17個經濟大縣,以全省1/5的縣區數量,貢獻了超過4成的GDP和超過6成的工業營收入。
二是特色產業集群發展壯大。晉江的鞋服產業已經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體系,培育了12家上市公司、20多個知名品牌,是全國著名的男裝和運動鞋的生產基地;寧德動力電池入選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福安是全球最大的不銹鋼生產基地。
三是區域品牌競爭力進一步增強。福清的汽車玻璃、長樂的紡織化纖、德化的陶瓷工藝、光澤的圣農肉雞、邵武的氟化工、長汀的稀土深加工都成為了福建的“金名片”,在全國有重要的影響力,縣域產業發展呈現了“百花齊放”的良好態勢。
下一步,福建將全力抓好縣域重點產業鏈,提升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水平。
一是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完善一個產業一個專班的工作機制,編制重點產業鏈圖譜,發布白皮書、加大政策支持,進一步明確各縣域主導產業、發展重點、發展路徑,鼓勵縣域之間強強聯合、以強帶弱、優勢互補,促進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城鄉融合發展、閩臺融合發展。
二是創新引領,轉型提質。實施技改融資貼息等政策,推進大規模的設備更新和消費品的以舊換新,加快企業的“智改數轉”。開展產業領軍團隊的遴選和關鍵核心技術的攻關,深化工業園區標準化建設,大力發展循環經濟,促進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
三是龍頭帶動,梯次培育。梳理產業鏈的龍頭企業,鼓勵和支持企業做大做強,提升鏈主企業的帶動力。比如,寧德時代這個企業,就吸引了80多家上下游企業落地在蕉城區,實現鋰電池產業85%以上的原材料就近配套和采購。同時,福建要大力發展專精特新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單項冠軍企業,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增強產業發展的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