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馬威中國發布《2024年中國首席執行官展望》報告
中證網訊(記者 倪銘婭)畢馬威中國11月6日發布《2024年中國首席執行官展望》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畢馬威亞太區及中國主席陶匡淳表示,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內外形勢發生著深刻復雜的變化,對中國經濟的復蘇與增長產生影響。我們看到,很多企業家認為當前中國經濟正處在結構調整轉型的關鍵階段。從中長期來看,企業家們對中國未來3-5年的經濟增長前景抱有信心。
報告顯示,伴隨經濟新動能加快培育,CEO們對中長期經濟增長預期向好。71%的中國CEO對未來三年中國經濟增長抱有信心。與此同時,伴隨全球陸續進入降息周期,各國貨幣政策對經濟的制約趨于減輕,中國CEO對中長期全球經濟增長信心也明顯提升。對中長期經濟增長的樂觀預期也反映在CEO們對企業營收的判斷上,中國CEO對企業未來三年營收預期顯著高于2023年水平,也高于同期全球平均水平。
面對復雜多變的內外部環境,畢馬威中國客戶與業務發展主管合伙人江立勤認為,企業在做中長期經營策略時,應側重全球化布局,并進一步將管控生產成本、防止過高溢價作為首要經營決策。
報告調查顯示,“出海”、人工智能、數智化轉型和ESG是企業未來發展中最為關注的重點話題。
具體來看,“出海”成為中國企業開拓市場、對沖風險的重要路徑。85%的受訪中國企業已經有海外業務布局或對海外市場保持關注。企業成功“出海”的關鍵一步在于實現本地化經營部署,超過半數的受訪企業傾向于與海外當地承銷代理商合作完成“出海”,這不僅可以減少直接投資的資金與時間成本以降低風險,還可以借助其營銷渠道和關系網絡資源,實現資源共享和互利共贏。
擁抱人工智能是大勢所趨。企業家們認為,人工智能特別是生成式人工智能正在顛覆當前的商業模式并創造新的機會,對行業和企業產生變革性影響。隨著AI效能提升和成本下降,越來越多的企業從觀望轉向行動。
畢馬威中國經濟研究院院長蔡偉表示:“人工智能正在被賦予更多自主學習和決策的能力,但是人的決策能力依然不可替代。AI浪潮引發AI專業人才需求激增,推動了崗位職能的重新定義和轉型。當前企業缺乏的不是單一領域的專家,而是具備跨學科知識和能力的高層次、復合型人才,對企業人才招聘和人才培養均提出了較大挑戰。企業需要重新部署現有資源,優化培訓和教育計劃,提升員工的AI技能。”
新技術的出現和消費者偏好變化推動企業數字化轉型不斷深化。50%的受訪企業計劃在今年追加數字化轉型投入以保持競爭力,而增長業績和提升效率是企業數字化轉型主要關注和發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