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中信資本董事長張懿宸:多方發力 打通并購基金發展堵點
“并購基金在推動上市公司、科創企業開展并購重組,實現金融助力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等方面,仍有較大發展空間。”全國政協委員、中信資本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張懿宸近日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應進一步發揮并購基金拓寬私募股權創投基金退出渠道的作用,發揮并購基金促進行業整合、打造行業龍頭的顯著優勢;給予保險資金參與并購投資更為靈活的空間,穩步釋放險資權益資產配置空間,持續優化并購貸款政策。
全國政協委員、中信資本董事長張懿宸
重視并購基金拓寬退出渠道作用
“重視并購基金通過接續方式為股權投資市場提供退出渠道的特殊作用,在防范實質性風險的原則下,給予保險資金直接或間接投資于涉關聯關系項目一定的靈活空間。”張懿宸表示。
目前,保險資金直接或間接投資于有關聯關系的項目需遵循2010年發布的相關規定。張懿宸建議,相關政策規定可與時俱進,及時更新和調整優化監管政策。對于底層資產優質、現金流健康的標的企業,如能全面論證不存在不當利益輸送、設立有效機制保護保險資金利益和安全、不存在投資過度集中風險的關聯交易項目,應本著重要性原則和把控實質性風險的原則,至少給予一事一議的靈活掌握空間。
穩步釋放險資權益資產配置空間
“我國保險業資金用于長期股權投資比例的提升空間較大。”張懿宸建議,可以優化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監管標準,降低部分風險因子的計算比例,提高保險公司的資本使用效率,穩步釋放權益資產的配置空間。
他表示,在償二代監管規則方面,未上市股權和長期股權風險因子較高,導致投資私募基金的平均償付能力占用較其他資產類別顯著上升。與此同時,受基金交易結構、基金規模、管理人信息披露口徑及頻次等因素影響,股權投資基金穿透執行仍有較大難度。
張懿宸建議,進一步優化和調整監管政策,可考慮在政策鼓勵的投資方向設定差異化風險因子;根據市場環境和經濟周期變化建立動態調整機制;根據私募股權基金的歷史業績調整風險因子等。
持續優化并購貸款政策
張懿宸認為,可持續優化并購貸款政策,進一步發揮并購基金促進行業整合、打造行業龍頭的顯著優勢。
他建議,優化并購貸款期限及融資比例,參照北京、深圳等重點區域的科技類企業并購試點政策,對于現金流健康的優質并購融資,適當延長并購貸款期限,提高承貸比例。
對于再融資項目,張懿宸認為,可以按照新的貸款期限規則進行評估和審批,給予企業更充足的時間進行貸款調整和資金周轉,降低企業風險。
在監管方面,張懿宸認為,可以統一地方監管標準,如并購貸款合規邊界。對于科技企業實控人增強型并購交易和科技企業置換類并購交易,在合規的前提下,應明確并購貸款可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