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與沙特周一(9月6日)達成合作協議后,伊朗油長贊加內與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秘書長巴爾金都會面,繼續討論凍產。雖說種種跡象都表明產油國之間的合作在日益加深,但業界對凍產協議的達成仍是不看好。
贊加內在德黑蘭與巴爾金都的會晤中表示,我們需要穩定的市場,因此伊朗支持旨在穩定全球油市的任何舉措,且支持50-60美元/桶的油價,而這個油價也對OPEC最好。
對此,《華爾街日報》編輯Benoit Faucon日內表示,此次伊朗油長與OPEC秘書長巴爾金都會面,討論凍產,其雖支持他國進行限產,但還是希望自己能回歸至制裁前產油水平。
Faucon還稱,伊朗油長贊加內將支持產油國恢復油市的決定,此次伊朗油價預期低于之前設置的70美元/桶,為50-60美元/桶的區間。
阿聯酋最大銀行Emirates NBD表示,9月下旬將召開阿爾及利亞會議,而以OPEC各大產油國現在的情況來看,凍產或減產并不合適。
該行指出,日前俄羅斯與沙特簽訂石油合作協定,但并未承諾石油限產;此外,如果OPEC成員國中出現了某些特例,任何凍產都會因為低參與率而變得沒有意義,不可實施。
德國商業銀行大宗商品策略師EuGEn Weinberg表示,日前沙特和俄羅斯的這份聲明可能會在短期內將油價推高至50美元/桶;不過,兩國更進一步的合作可能性微乎其微。而且原油多頭期盼的凍產不會有任何結果。
而能源咨詢機構Energy Aspects首席原油分析師沈恩在接受CNBC采訪時也稱,達成“凍產”協議是很遙遠的。由于非OPEC產油國原油供應量下降,全球原油需求量回升,OPEC此前也曾表示愿意觀察原油市場再度平衡。
同時加拿大皇家銀行(RBC)的分析師克羅夫特(Helima Croft)在報告中也稱,雖然許多油市分析人士認為沙特與俄羅斯的雙邊談判并未透露實質性內容,也沒有談及恢復原油市場供給均衡“重大措施”的細節,但是該行仍認為這是產油大國進一步達成真實協議的信號。
此外,克羅夫特還表示,如果油價走低,油市復蘇跡象變得越來越難于琢磨的話,那么這將是另一個威脅信號,迫使產油大國有可能在9月底的OPEC非正式會議上采取維持和提高油價的協同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