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市場震蕩
意大利政局不安以及債務風險升級引爆全球市場,5月29日,美歐股市出現大幅下挫,5月30日,亞太股市出現重挫,主要股指跌幅均超過1%。不過,在當地時間5月30日,意大利財政部成功發行價值17.5億歐元的5年期國債,22.5億歐元的10年期國債,以及20億歐元的2025年到期浮息債券。這使得市場恐慌情緒有所緩解,5月30日歐洲股市企穩,美國股市也出現反彈。歐元兌美元在創2017年7月以來新低后,出現反彈。不過,全球市場雖然獲得喘息,但是意大利債務風險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始終高懸,仍在擾動全球金融市場。
導讀
當地時間5月30日,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表示,意大利政治危機導致該國借貸成本大幅上升,這一事件為所有拖延改革步伐的歐元區成員國政府敲響了警鐘。
意大利的政局動蕩喚回了十年前的希臘債務危機的恐懼。在當地時間5月28日意大利宣布將要重新選舉的消息后,全球資本市場巨震。隨后,全球主要股市全線飄綠。
全球市場震蕩
5月29日,美國股市收盤標普500指數和道瓊斯工業指數錄得一個月來最大單日百分比跌幅。歐元和油價來到數周低點,5月30日,亞股亦延續歐美市場跌勢,MSCI明晟亞太地區(除日本)指數跌1.1%。
日本股市日經指數跌至六周低點,日經指數收低1.5%至22018.52點,盤中一度降至六周低點21931.65點。日經指數勉強保持在75日移動均線21920.19點上方,該水準為大盤的短期支撐位。保險和銀行板塊表現不佳,分別下挫2.4%和2.3%。東證股價指數跌1.5%至1736.13點。
分析師稱,日本金融板塊可能還會遭遇更多拋盤,因為有猜測認為,日元的飆升有可能觸發日本央行出臺更多貨幣寬松措施。
香港股市下跌并觸及三周收盤最低位,恒生指數下跌1.4%,收報30056.79點。恒生國企指數下滑1.59%,收在11769.16點。
A股滬綜指收至逾19個月新低,收報3041.44點,跌79.02點或2.53%,創兩個月最大單日跌幅,此前收盤低點為2016年10月17日的3041.17點;此前最大單日跌幅為2018年3月23日的3.39%;滬深300指數收報3723.37點,跌2.12%。
從3月4日意大利選舉后,新政府的難產已經使得金融市場出現了不少動蕩。但當意大利總統馬塔雷拉宣布夏天重新進行大選后,市場才出現了真正的反應。
“問題的關鍵在于重新大選有可能成為脫歐公投,同時伴隨意大利債務違約,這將給市場帶來可能大過希臘債務危機的影響。”一位紐約對沖基金經理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意大利的經濟規模至少比希臘大10倍。希臘得到了歐元區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提供的2500億歐元才擺脫了困境。
5月29日,意大利債市錄得26年來最大跌幅。“如果這種情形再持續幾天,我認為一些歐洲官員就必須作出回應了。”丹麥盛寶銀行(Saxo Bank)匯市策略主管John Hardy說。
幸好,在當地時間5月30日,意大利財政部成功發行價值17.5億歐元的5年期國債,22.5億歐元的10年期國債,以及20億歐元的2025年到期浮息債券。盡管收益率出現明顯飆升,但規模仍然顯示出投資者未完全放棄對意大利政局的信心。
債券的成功發行給了暴跌狀態的全球市場以喘息的機會。意大利國債在經歷幾天重挫之后終于有所反彈,歐股也有了喘息的機會,跟著小幅回升。歐元兌美元有所反彈。
5月30日,美股開盤三大股指上漲,標普500指數開盤上漲15.02點,漲幅0.56%,報2704.88點;納斯達克指數開盤上漲32.70點,漲幅0.44%,報7429.31點;道瓊斯指數開盤上漲161.00點,漲幅0.66%,報24522.43點。
然而,短期的市場回暖并未解決結構性的問題。“如果意大利開始滑向危機,這就可能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該問題比我們處理過的任何問題都更嚴重。”一位歐洲的貨幣官員表示。
金融大鱷索羅斯在歐洲對外關系委員會組織的會議上表示,歐盟陷入了生存危機,一切可能出問題的地方都出問題了。
10倍于希臘的債務夢魘
當地時間5月30日,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表示,意大利政治危機導致該國借貸成本大幅上升,這一事件為所有拖延改革步伐的歐元區成員國政府敲響了警鐘。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動蕩影響的遠非只有意大利債券收益率,在歐元區擺脫經濟崩潰威脅六年后,此次意大利債券市場的一輪劇烈拋售蔓延至更廣泛的金融市場,促使投資者轉向美元和日元這類安全資產,這兩種貨幣也隨之大漲。
一場國內的政治動蕩如何迅速演變為全球性震蕩?
據美國中央情報局2016~2017年的預測,全球幾個比較大的債務國包括美國、英國、德國、盧森堡等,其中希臘債務為5070億美元,而意大利的債務卻高達2.4萬億美元。
與10年前的希臘債務危機相比,意大利的經濟規模至少比希臘大10倍。后者得到了歐元區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提供的2500億歐元(2890億美元)才擺脫了困境。如果意大利也需要相同水平的支持,那么涉及的資金規模將超乎想象。
IMF的救助資金加起來也只有大約5000億歐元,即便加上歐洲穩定機制(European Stability Mechanism,ESM)可能籌集到的4000億歐元,也還是不能完全滿足意大利的紓困需要。
目前的組閣失敗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救助派和反救助派的重大分歧;而未來的公投也將在很大程度上在接受國際救助和脫歐兩種選擇中展開。
5月29日,意大利央行警告稱,由于擔心新選舉可能成為意大利的準脫歐公投,金融市場出現了多年來最嚴重的拋售潮,意大利很快也要失去投資者的信任。如果意大利也舉行類似英國的脫歐公投,可能會給成立已25年的歐盟帶來致命的打擊。
西方政客的選擇
跟陰霾連年的希臘危機一樣,意大利債務問題又進入了一場債務人和債權人、民粹主義和緊縮派的對峙。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歐盟還未施展其救助的本領。六年前,歐元區瓦解的風險迫使歐洲央行實施直接貨幣交易(OMT)和長期再融資操作(LTRO)計劃,而事實證明,歐洲央行可以更具創造力。
但歐盟的任何舉動都很可能遭到民粹政黨的反對。
意大利主要政黨五星運動和極右翼北方聯盟已經表現出不喜歡歐元,他們的主要政治綱領就是宣揚歐盟搶走了意大利對自身命運的控制權。
在重新選舉后,意大利是希望獲得這種幫助還是轉而選擇放棄歐元或退出歐盟,也就是“意大利脫歐”(Quitaly),這對歐洲央行和歐元區決策者而言完全是不同的命題。
歐洲央行前市場操作主管Francesco Papadia認為,除非意大利做出可信的保證,稱其絕不會退出歐元區,否則市場不會平靜。
如果沒有意大利未來將留在歐元區的保證,那么歐洲央行就是在試圖挽救“一個不希望得救的國家”,Papadia說,“我覺得歐洲央行管委會很難批準這一做法。”
歐元區領頭羊德國也呼吁歐洲國家要團結一致。德國外交部長馬斯表示,“沒有一個(歐洲)國家足夠大,即使德國也沒有大到可以獨自捍衛和維護自己的利益,歐洲需要更多地團結在一起,而不是分裂,特別是在當前。”
美國財政部一位高級官員表示,美國財政部認為,意大利和歐元區其他國家最好能夠在不對歐元區作出重大改變的情況下解決問題。意大利政治局勢和市場動蕩成為即將召開的七國集團(G7)領導人會議的關鍵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