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改制進一步深化 積極提升北京國企改革成效
● 中國政法大學律師學研究中心研究員 祁治軍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 朱丹
中國(遼寧)自由貿易試驗區沈陽片區管委會 范永濤
2020年6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審議通過了《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三年行動方案》)。這是進一步落實國有企業改革“1+N”政策體系和頂層設計的具體施工圖,也是對黨的十八大以來各項國企改革重大舉措的再深化,具有重要意義。新啟動的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是要做到可衡量、可考核、可檢驗、要辦事的,《行動方案》聚焦重點難點問題,要求以國企公司主體為重點,聚焦國企改制的進一步深化,規范化推進國有企業改制工作,更好地推進國企走向規范化、國際化。
目前,從中央企業到各省市國企有近千家試點企業啟動改革,國企各項改革進入快速推進、實質進展的新階段。《北京市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20-2022年)》(《北京市行動方案》)近日印發,為首都國資國企改革進一步明確了時間表、路線圖。北京市行動方案以國企改制為抓手聚焦推動高質量發展,結合北京“兩區”建設、北京證券交易所等重要發展戰略機遇,加速落實中央決策部署,積極提升北京國企改革綜合成效。
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
在實踐中推進國企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的進程中,國企改制的內容和要求也在不斷深入豐富。十八大以來,中央積極推動中央和地方國資委監管企業的公司制改革任務。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推動國有企業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十九大進一步提出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深化國有企業改革作出新的重大部署,提出了更高要求。《三年行動方案》要求突出抓好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建設,積極穩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促進各類資本優勢互補與共同發展。突出抓好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建設,首要的是全面落實“兩個一以貫之”,即堅持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必須一以貫之,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必須一以貫之。
進一步加強黨對國有企業的全面領導。及時落實黨組織政治核心作用,要突出抓好國企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以高質量的黨建引領高質量的發展。充分發揮國有企業的政治優勢,推進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把提高企業效益、增強企業競爭力、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作為企業黨組織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推動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加強黨對國有企業的全面領導,探索黨組織在治理中的作用,形成科學有效的公司治理機制,進一步加強對混合所有制企業黨建工作的指導。
聚焦國企改制進一步完善現代企業制度。自2003年11月出臺《關于規范國有企業改制工作的意見》以來,相繼頒布了系列法規,以規范國有企業改制等各項工作。從法律意義而言,國企改制主要是指國有企業的公司制改革,以打造市場化公司主體。要加快完善國企現代企業制度,要求國企加快建立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協調運轉、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機制,國企應推動董事會應建盡建,同時要理清黨委(黨組)、董事會、經理層等各治理主體的權責邊界,落實董事會職權。要開展對標世界一流企業管理提升行動,推進管理流程再造,優化資源配置。
加大力度解決難點和歷史遺留問題。2015年的22號文確定了國企改革的頂層設計之后,陸續出臺諸多政策,但還存在不少落實國企改制的困難和障礙。盡管2016年國務院印發了《加快剝離國有企業辦社會職能和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工作方案》,提出要在2018年底基本完成剝離任務,但在推進過程中還存在較多阻礙因素,導致該項工作推進難度大、進度慢。依照《三年行動方案》要求,針對歷史遺留難點問題,以不同方式剝離社會職能和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并明確了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全面收官的時間表。
堅定國企市場化改革方向
隨著《三年行動方案》的正式通過,國企改革進入三年關鍵階段,一系列改革舉措全面提速。要突出體現國有企業的頂梁柱、主力軍作用,同時要堅定國有企業市場化改革方向。
要堅持深化國企市場化改革不動搖,充分發揮國有經濟的制度優勢。《行動方案》推進正是抗疫的關鍵時期,依托我國國有經濟強大和高效的資源動員能力,發揮了我國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的獨有優勢。國企在我國“全民戰疫”的勝利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充分展示了我國國有經濟的制度優勢,充分證明了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的戰略性意義。當前,國內經濟處于提質增效、邁向新經濟階段,國企未來在引領新經濟和發展中仍要發揮頂梁柱、壓艙石的作用,需要繼續堅持和完善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正確方向。
加快建立健全市場化經營機制,進一步提升國企競爭力。國企改制的重要目標之一是要加快推進國有企業成為有核心競爭力的市場主體。要激發國有企業的活力,健全市場化經營機制,加大正向激勵力度。大力推進經理層成員任期制,契約化管理和職業經理人制度;推動國有企業積極統籌運用各類中長期激勵政策,著力提高企業活力和效率。深度轉換經營機制,支持和鼓勵國有企業集團對相對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業實施更加市場化的差異化管控,混改的國企在勞動人事分配機制方面率先突破,真正形成富有活力的市場化經營機制。
緊抓中央戰略部署實施落地
2020年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的啟動,使得國企改革進入到出成效、出模式、出創新的新階段。北京國企改革必須緊緊抓住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范區、中國(北京)自由貿易試驗區(簡稱“兩區”)建設和北京證券交易所設立的重大戰略機遇,突出重點任務,著力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全面提升國資國企改革綜合成效,開創北京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新局面。
一是緊抓北京自貿區建設新空間,積極探索國企治理規范化和國際化。北京自貿區建設為國有企業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企業制度模式提供了新空間,北京國有企業要建立既對標國際規則又有中國特色的現代企業制度。
一方面,北京國企改制有必要結合自貿試驗區建設,探索國企現代公司治理體系的改革方案。國企黨委要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結合不同層級、不同類型企業實際制定黨委前置研究討論重大經營管理事項清單,厘清各治理主體權責邊界;董事會要定戰略、作決策、防風險,全面依法落實董事會各項法定權利;經理層要謀經營、抓落實、強管理,全面建立董事會向經理層授權的管理制度,充分發揮經理層經營管理作用。企業的決策和監督機制也將相應發生變化,決策自主和有效監督同步推進,建立權責對等、運轉協調、有效制衡的決策執行監督機制。
另一方面,北京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方案賦予自貿試驗區更大改革自主權。國企改制可結合自貿試驗區建設,對標國際先進規則,加大開放力度,開展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推動自貿試驗區建設同北京市國企改革加強聯動,以推動各項改革試點任務逐步在北京市和全國試點推廣。
二是緊抓北京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范區新動力,加大國企市場化創新力度。北京在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范區建設中正在聚集國際高端要素資源,加大服務業擴大開放,營造一流創新生態。為此,《北京行動方案》鼓勵企業對高技能人才實行技術創新成果入股、崗位分紅以及試行股權制、期權制等激勵方式,促進技能人才收入水平長期穩定提高。圍繞高精尖領域,在北京國企中加快培育創新型企業,人才的股權制、期權制等激勵方式勢在必行。有必要進一步深化國企改制,為人才發展所需的股權制、期權制等激勵方式創造必要的制度基礎,有力支撐北京加快形成國際科技創新中心。
國企改制建立了規范化的法人治理體系之后,要深入探索國有企業管理創新。應當積極探索股權和期權激勵機制的落地方案,在吸引和留住核心技術人員和企業管理人員的同時,力求圍繞創新鏈產業鏈加快形成首都多層次創新人才梯隊,營造有利于激發創新人才樂于創新的生態系統。
三是緊抓北京證券交易所設立新契機,推進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和有競爭力主體。2021年9月北京證券交易所的設立,將著力為創新性中小企業提供高質量金融服務,打造多層次資本市場。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改制上市是積極穩妥、分層分類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要方式。當前,國有上市公司已成為混合所有制的主要載體,而北京證券交易所的設立,將為中小創新型國企提供上市路徑。北京國企應當利用北京證券交易所建立以及試行注冊制的新契機,結合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培育出一批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優質企業在北京證券交易所上市。
同時,在國企改制中,通過股權多元化與混合所有制改革,抓住北京證券交易所新契機,充分利用資本市場培育上市企業,推進兼并重組和戰略性組合。發揮國有企業對民營企業和產業健康發展的帶動作用和重要影響力,推動形成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