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評論員:科學謀劃“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
新華社北京4月30日電 題:科學謀劃“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
新華社評論員
習近平總書記30日在上海主持召開部分省區市“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立足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分析形勢變化,指明戰略重點,為科學謀劃“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思想和行動指南。
用中長期規劃指導經濟社會發展,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一種重要方式。從1953年開始,我國已經編制實施了14個五年規劃(計劃),其中改革開放以來編制實施9個,有力推動了經濟社會發展、綜合國力提升、人民生活改善,創造了世所罕見的經濟快速發展奇跡和社會長期穩定奇跡。實踐證明,科學制定和接續實施五年規劃,是我們黨治國理政一條重要經驗,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一個重要政治優勢。
凡事預則立。謀劃“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必須把握好科學規劃的一系列原則和方法論。要立足歷史方位,準確把握“十五五”時期的階段性要求,著眼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緊緊圍繞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目標,一個領域一個領域合理確定目標任務、提出思路舉措。循道而行,功成事遂。對各方面的目標任務,要深入分析論證,確保科學精準、能夠如期實現。要運用系統思維,統籌謀劃,抓住關鍵性、決定性因素,把握好節奏和進度,注重鞏固拓展優勢、突破瓶頸堵點、補強短板弱項、提高質量效益,與整體目標保持取向一致性。
謀劃“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必須把握好國內外環境深刻變化帶來的機遇和挑戰。“世異則事異,事異則備變。”只有前瞻性把握國際形勢發展變化對我國的影響,因勢利導對經濟布局進行調整優化,方能牢牢掌握發展主動權。要堅定不移辦好自己的事,堅定不移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多措并舉穩就業、穩企業、穩市場、穩預期,有效穩住經濟基本盤,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全面推動高質量發展。發展和安全是一體之兩翼、驅動之雙輪。要更加注重統籌發展和安全,通盤考慮內外部風險挑戰,健全國家安全體系,增強維護安全能力,以高效能治理促進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動,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實現發展和安全的動態平衡、相得益彰。
謀劃“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必須把握好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戰略任務。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基本路徑。要以科技創新為引領、以實體經濟為根基,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要抓住創新這個“牛鼻子”,完善國家創新體系,在加強基礎研究、提高原始創新能力上持續用力,在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前沿技術上抓緊攻關。當今世界的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競爭、教育競爭。要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發展,筑牢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
謀劃“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必須把握好造福人民的根本價值取向。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社會主義現代化。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穩步推動共同富裕。要深入研究城鄉融合發展、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等方面的有效措施,穩步增加城鄉群眾收入。涉及老百姓的事情關鍵在實。要研究推出一批均衡性可及性強的民生政策舉措,著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各地區謀劃“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必須把握好“堅持一盤棋、打好特色牌”的要求。只有在全國大局中精準定位,才能找準自身發展方位。要深入調查研究,從實際出發,按規律辦事,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相統一,在確定發展思路和戰略舉措時注重體現自身特色、發揮比較優勢,走出適合本地區實際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奮斗創造歷史,實干成就未來。今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規劃謀篇布局之年。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加緊落實“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科學謀劃“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一茬接著一茬干,一張藍圖繪到底,推動高質量發展不斷邁上新臺階,不斷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