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上海6月25日電(記者 陳靜)上海市食藥監局今日透露,上海將出臺四項食品安全地方標準。這些標準包括,《現制飲料》標準、《中央廚房衛生規范》、《火鍋中罌粟堿等的測定 液相-串聯質譜法》以及《餐飲服務團體膳食外賣衛生規范》。這些地方標準的出臺將填補目前尚無相關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空白。
上海食藥監局表示,四項上海市食品安全地方標準的制定,針對此間食品安全管理現狀,將有利于強化相應業態和產品的風險控制,有利于按照“五個最嚴”的要求加強食品安全監管。
據透露,上海市食品安全地方標準審評委員會新近組織召開了上海市食品安全地方標準審評委員會主任會議,對《現制飲料》、《中央廚房衛生規范》、《餐飲服務團體膳食外賣衛生規范》、《火鍋中罌粟堿等的測定 液相-串聯質譜法》等四項地方標準等進行審議。4項食品安全地方標準均通過審議。
據介紹,《現制飲料》標準對現制飲料的范圍進行了明確,包括以新鮮水果、蔬菜、谷類、豆類等為主要原料,通過壓榨、粉碎等方法現場制作或以濃縮液(汁)、果蔬粉、糖漿、現榨飲料等原料現場調制,供消費者直接飲用的飲料。該標準對制售現制飲料單位的場所條件、原料、食品加工過程等提出明確的要求。比如標準規定,在現制飲料加工過程中不得使用添加劑,現榨飲料一般情形下不得加水,只有當產品及工藝必需方可加水,所用原料必須符合安全衛生要求等。
專業人士指出,這一標準的出臺和貫徹實施,對防止現制飲料中濫用食品添加劑、控制交叉污染具有積極地規范作用,有利于改善經營單位衛生狀況,提高現制飲料的食品安全水平。
《中央廚房衛生規范》是基于中央廚房高風險的業態特點,按照餐飲業食品安全風險控制的要求,提出了中央廚房加工配送安全衛生的過程要求。標準針對中央廚房加工工藝和供應品種的差異較大,兼顧了不同產品類別、不同加工工藝的特點,突出了各類生產工藝的規范操作要求,對餐飲業規模化、集約化、連鎖化發展、提高餐飲行業的食品安全,推進中央廚房這種新型的餐飲模式發揮了規范作用。
《餐飲服務團體膳食外賣衛生規范》則針對上海餐飲服務單位團體膳食外賣食品風險高、品種多、供應量大、加工及運輸過程條件高等特點,提供了一系列執行標準。
此外,《火鍋中罌粟堿等的測定 液相-串聯質譜法》檢驗方法地方標準建立了一種預處理簡便、檢測靈敏、定量準確且快速的方法來測定食品中罌粟類成分殘留物的含量,為食品安全監督管理提供技術支持,也解決了目前火鍋食品中違法使用罌粟殼等違禁成分無標準檢測方法的難題。
上海市食品安全地方標準審評委員會將根據審評意見,在對具體技術細節做進一步完善后向社會發布,以期規范相關業態和產品的食品安全經營行為,促進行業健康發展,不斷提高申城食品安全的保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