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城、千街、萬店”消費指數報告:三四線城市居民理性消費觀念趨強
中證網訊(記者 歐陽劍環)記者2月20日獲悉,中國工商銀行和新華社瞭望智庫日前共同發布2022年《“百城、千街、萬店”消費指數報告》(下稱“報告”)顯示,一線及部分新一線城市的多個消費指數排名出現了一定程度的波動。
報告顯示,北上廣深四大一線城市在多個消費指數上排名下滑,但下滑幅度有限,個別分維度指標仍表現穩定,整體韌性仍然較強。例如,與2021年同期相比,北京、上海、廣州在2022年的居民跨期消費排名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深圳居民的跨期消費情況未見太大變動。
課題組通過分析一線城市商圈代表性街道的銷售額度和銷售筆數數據后發現,北京主要街道的消費額度和消費筆數長期位列四大城市之首,整體表現出強勁的居民消費能力。在消費額度上,北京在2022年之前始終遠超其他一線城市,2022年則呈現出與其他城市水平接近的狀態。
新一線城市方面,報告顯示,與2021年的亮眼表現不同,2022年上半年居民消費健康總指數前20強中,新一線城市僅有天津、成都、杭州上榜。其中,成都、杭州均較上年同期總指數排名出現下滑,當期消費健康情況表現較好,但跨期消費、極端消費、消費擴容三個維度的健康度卻普遍排名靠后。
三四線城市方面,報告顯示,三四線城市居民理性消費理念趨強。2022年,三四線城市在多個指數上延續了2021年下半年以來的向好勢頭。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居民消費健康總指數前20強城市中,三四線城市占據14席,占比較上年同期明顯提升。在當期消費、跨期消費、極端消費三個分維度指標中,三四線城市的數量均為前20強城市的半數以上。
此外,部分三四線城市的消費潛力持續被挖掘。課題組通過對店鋪的銷售額度、銷售筆數、額度波動和筆數波動四個維度數據進行整體計算,按權重進行排名,篩選出了1萬家店鋪,并根據這1萬家店鋪的銷售額度變動和銷售筆數變動來評測店鋪的經營穩定情況,分別篩選出擁有銷售額度、銷售筆數穩定店鋪數量最多的前20強城市。結果顯示,一些三四線城市再次成為榜單上的黑馬,比如衡陽、濟寧、聊城、安慶、東營等。課題組認為,相較大型城市,三四線城市居民或更傾向于合理規劃,將消費與收入進行合理匹配。此外,這也表明2022年三四線城市遭受的疫情沖擊相對較弱,線下店鋪受到的影響也較為有限,加之消費下沉政策為三四線城市的消費擴容提供了優渥土壤,整體消費健康度表現優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