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留守兒童,人們腦海里往往浮現出一個個堅強、樂觀、懂事、天真的孩子。事實上,留守兒童們大多由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帶大,爸爸媽媽一年回來一次,或者幾年回來一次,甚至十幾年回來一次。而每一次的相聚之后,都會面臨同一個問題,那就是“離別”。
今年夏天,來自全國各地的留守兒童在海爾專賣店經歷了一次特殊的“團聚”之旅。 作為企業和用戶線下連接的載體,海爾專賣店發起“擁抱吧爸爸”大型公益活動, 深度破解留守兒童難題。借助全國各地的海爾專賣店,越來越多留守兒童實現與父母團聚的愿望。海爾專賣店溫情服務站成為留守兒童通往父母懷抱最堅實和溫暖的橋梁。
離別,留守兒童與父母共同的無奈
一年之計在于春。當春天來臨,小菲的父母決定外出打工,可是小菲還很小,他們又舍不得,然而每年在家務農也掙不了多少錢,想著未來孩子要上學,還要花很多錢,兩口子狠下心決定去打工,孩子就托付給了家里的老母親照顧。看到車走了以后,小菲最后的堅強瞬間崩塌,坐在了地上大哭起來。秋去冬來,一年的時間很快過去。當大年初八過完,許多在城里打工的農民工開始陸續返城,一個無法避免的問題再次發生,留守兒童和父母的分別。 小峰的父親是快遞員,過年后他回城里準備上班的那天,小峰吵著要跟爸爸進城,爺爺奶奶在一旁拉都拉不住,小峰一直試圖向前拉住爸爸的手,嘴里一直說著“你們不能這樣對我”。留守兒童與父母離別的場景,都有著相似的無奈和痛苦。分別的那一刻,孩子們令人心酸的舉動和表情,無疑是全社會共同的陣痛。孩子們為離別傷心落淚,其實他們不知道,更傷心的是他們的父母。他們外出打工,無非就是要多賺點錢,改善家里的生活水平,為了孩子能夠接受更多、更好的教育,不再重復他們這一輩的命運。
擁抱,海爾專賣店實現團聚愿望
有關數據統計,中國留守兒童超6100萬人,占全國兒童比例達21%。有幾千萬留守兒童,就有幾千萬個離別的故事。繼去年之后,海爾專賣店今年夏天再次啟動“擁抱吧爸爸”公益活動,為邊遠山區以及城市的留守兒童搭建綠色通道,讓在家中留守的孩子與遠在他鄉務工的父母快速團聚。海爾專海爾賣店“擁抱吧爸爸”全國大型公益活動將海爾專賣店打造成孩子們旅途中的溫情服務站,讓孩子們在這里休息,并為父母準備禮物,返回途中還可與父母視頻通話。海爾專賣希望將每一個溫情服務站打造成孩子們的心靈驛站,不僅給予孩子物質幫助,更給予他們精神上的撫慰。 此外,海爾專賣店還在上海、深圳兩地舉行了線下照片展——“擁抱吧爸爸”,眾多市民攜手家人參與到這場有愛的展覽中。展覽中每一張照片里,都藏著孩子對這個世界的個性解讀和一個個簡單的訴求。受攝影展影響,現場的父母紛紛選擇了給孩子一個擁抱。海爾專賣店“擁抱吧爸爸”公益活動從去年關注農村留守兒童擴展至今年同時關注城市留守兒童問題,喚起“周末父母”的反思。未來,海爾專賣店將繼續承擔社會責任,推動社會公益事業不斷向前發展。海爾專賣店用持續廣泛的公益行動,有溫度地呼吁了全社會關愛留守兒童,關注并善待他們,關心他們的內心世界。
城市,拿什么善待他們?
作為留守兒童的父母,他們背井離鄉來到城市打拼。他們是城市建設和發展的重要力量,是整個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事實上,他們又是社會弱勢群體。對于他們的人文關懷,體現一個城市的良心和文明程度。海爾專賣店持續發起“擁抱吧爸爸”公益活動,喚醒城市各階層更多關注身邊的外來務工者,更多留守兒童的父母,關心他們的生活、工作及其保障。勿以善小而不為,從身邊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善待他們,也等于善待自己。
城市的蓬勃發展,離不開無數辛勤耕耘的“新居民”。善待外來務工人員,并且幫助他們的子女快樂健康成長,在海爾專賣店持續廣泛的公益行動下,成為全社會每一個人的責任和義務。一些進城務工者將子女從農村接到城市居住,然而,家庭的團聚未能使留守兒童問題迎刃而解,許多隨遷兒童進城后無人看管、學習落后,“被邊緣化”現象未得到有效解決。專家認為,推動流動兒童穩定融入城市,需要完善立體化社會支持系統,推動公共服務的均等化覆蓋,同時加大政府購買服務力度,讓更多的社會組織參與到城市流動兒童服務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