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型銀行第三年:遼寧振興銀行的星辰大海
2020年11月,遼寧振興銀行開業將滿三年。三年來,持續推進的科技型銀行戰略、日益完善的科技基礎系統、不斷提升的自主科技能力和大數據風控能力,有力地促進了振興銀行的業務發展。
日前,在2020中國金鼎獎評選中,遼寧振興銀行一舉榮獲“年度金融科技進步獎”。“金鼎獎”是由《每日經濟新聞》主辦的年度大型金融行業活動,目前已成為金融領域極具權威性的評選,是公眾了解金融機構業務、品牌、產品的重要窗口。這項榮譽是對振興銀行科技型銀行戰略的認可,矢志探索的振興銀行,未來將一如既往放眼于科技銀行的星辰大海。
三年探索科技型銀行雛形初現
遼寧振興銀行是遼寧省首家民營銀行,于2017年11月24日正式對外營業。在競爭激烈的銀行業,想擁有屬于自己的天地,就要精準定位自身。遼寧振興銀行在貫徹監管層關于民營銀行與現有商業銀行互補發展、錯位競爭的要求基礎上,結合自身實際,經過初期的探索、實踐、調整,于2018年正式通過《遼寧振興銀行五年發展規劃(2019~2023)》,確定了科技型銀行發展戰略。
這份五年規劃明確了堅持以線上業務為主、線下支持線上、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戰略方向,在與大流量平臺合作中平穩起步,構建并快速提升銀行科技和風控能力,注重發掘和培育場景,盡早實現能力輸出,推動銀行跨越式發展。
經過近三年的發展,振興銀行科技型銀行雛形已初步顯現。科技型銀行企業文化已深入人心,搭建的適合科技型銀行的扁平化組織架構,以及對標互聯網銀行和科技公司的職級薪酬體系,為人才引進和發展提供了重要保障。而科技人才儲備的增加,也為振興銀行的持續發展提供了澎湃動力。目前,振興銀行人才隊伍逐步年輕化的同時,高學歷占比不斷提高,科技型人才占比從10%提升至57%,分布在科技五大中心、大數據風控和反欺詐部門以及業務敏捷團隊和審計團隊,并以項目制組合,努力構建并提升科技自主能力、大數據風控能力和業務發展能力。截至2020年9月末,遼寧振興銀行已獲得軟件著作權登記證書36個、發明專利受理通知書21個、外觀專利受理通知書3個、電子外觀專利證書2件。
不忘初心為本地經濟助力
振興銀行確立了“以科技手段為小微企業和個人消費者提供極致體驗的金融解決方案”的企業使命。與此同時,振興銀行不忘設立初心,堅守發展定位,著力以科技能力支持轄內小微企業發展,為本地市民提供優質金融服務。協助沈陽市政府搭建完成的沈陽綜合金融服務平臺,目前已入駐金融機構37家,發布金融產品103個,為金融支持本地小微企業發展提供了有力抓手。
振興銀行主要信貸業務為線上“小額、分散”業務,在與平臺的合作中逐漸奠定了風控能力的基礎,前期集中力量研發創設了“稅e貸”“興一貸”等自營小微、消金產品,在嚴把風險的同時,不斷優化產品流程,使用戶享受在線申請、快速審批、隨借隨還的便捷服務。截至9月末,振興銀行累計服務客戶超過630萬人,三四線及以下城市的客戶占比超過80%,通過身份證OCR精準識別到農村用戶156萬,覆蓋了許多從未獲得過銀行貸款服務的長尾客戶,小微企業貸款總量和投向遼寧地區余額均較年初大幅增加,兩增兩控目標超額完成。
振興銀行高度重視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著力提升科技型銀行客戶體驗,先后完成400客服電話、客服系統、微信銀行、手機銀行2.0、新版官方網站上線發布,客戶溝通渠道通達,客戶服務途徑擴充,對客戶遇到的問題和需要快速響應并妥善解決,完成了超級網銀對接、以直接參與者身份接入人民銀行二代支付系統,實現了資金實時到賬。
數字化轉型實踐次第開花
振興銀行圍繞科技型銀行這一戰略方向全面布局,將其融入公司治理和能力提升中,推動數字化轉型。
在企業文化上,振興銀行秉承“慎獨厚德誠信包容”的行訓,以“守正出新行穩致遠”為價值觀,以“以科技手段為小微企業和個人消費者提供極致體驗的金融解決方案”為企業使命,以“科技助力振興”為品牌口號,以“成為國內領先、專而美的科技型銀行”為愿景。其中“專”一是要做到專注——市場定位明確,專注于以科技手段服務小微企業和個人消費者,有所為有所不為,二是要做到專業——專業源于專注,專注所以專業,秉承工匠精神,以專業創造價值,三是要做到專心——保持戰略定力,堅定戰略方向,專心致志,心無旁騖。“美”就是要做到經營指標優于同業,監管指標達到或超過要求,具有良好的社會知名度和美譽度。
在組織設置上,振興銀行成立數字化轉型領導小組與攻堅小組,通過有形的組織牽頭數字化轉型的落地實施。集中全行力量,建成了科技五大基礎平臺:麒麟分布式平臺、云雀開發運維一體化平臺、八爪魚大數據平臺、獵鷹分布式應用監控平臺、磐石信息安全管理平臺,構建了大數據風控配套系統,包括風險數據ODS平臺、風險數據集市、風控決策引擎、機器學習自動建模平臺、線上貸款風險監控報表體系等,接入了幾十家業內領先的風控數據源,開通了人行征信數字解讀分查詢權限,為線上業務提供了高質量數據保障。
今年以來,振興銀行積極推進“鳳凰項目”(注:核心系統回遷項目),作為今年金融科技一號工程,年內將在現階段完成私有云平臺搭建和自建系統回遷的基礎上實現核心系統回遷,將原有的“傳統核心”與“互聯網核心”整合,打造的新核心系統采用“微服務+分布式+單元化”架構,應用“無核化”概念,全行系統將實現一致的技術架構、靈活的調用關系、穩定的開發平臺和高效的擴展方式,也將進一步提升振興銀行客戶服務能力和科技自主能力、擴展業務發展空間。
守正出新方能行穩致遠
遠矚者穩,善謀者勝。振興銀行始終保持對當下的敏銳洞察,對未來提早謀劃布局。
在業務層面,振興銀行將在以下三個方面持續探索:一是搭建平臺,用好地方征信,建立健全基于平臺和政務數據的、以線上流程為主、人工核驗為輔的自動化小微企業服務模式;二是借助與地方政府、組織合作,通過白名單機制觸達,批量聯絡支持本地小微企業;三是探索與地方政府專業職能部門和機構合作,建立特色業務模式,支持行業企業發展。
在科技層面,振興銀行將著力打造開放銀行,從獨立提供產品與服務,轉變為在更多合作伙伴場景中輸出產品與服務,實現與外部合作伙伴的共贏生態。在符合監管要求的前提下,進行服務輸出,構建能力輸出的護城河,使金融服務能夠真正融入場景當中,提升業務可持續發展能力。
振興銀行在不斷創新、提升金融科技能力的同時,守正出新、行穩致遠的企業價值觀一以貫之。陶志剛行長也明確表示,雖然金融科技日新月異,但商業銀行經營必須遵循的安全性、流動性、盈利性“三性”辯證統一的基本原則和服務實體經濟的初心使命不能改變,必須一以貫之地堅守。利用金融科技不能舍本逐末,不能把手段當成目的。要堅守銀行經營的基本理念,堅持守正出新,才能行穩致遠。 文/朱正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