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證網訊(記者 趙白執南)恒大研究院原院長助理羅志恒22日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財政政策力度總體符合并略超市場預期。從歷史看,赤字率首次突破3%,今年赤字規模為3.76萬億元,為歷年最高,能有效對沖疫情對減稅增支的影響。需要指出的是,這僅涵蓋政府四本預算的一般公共預算收支,實際的財政刺激規模和積極程度還需要考慮抗疫特別國債以及納入政府性基金預算的專項債。按此口徑,包括赤字、專項債和抗疫特別國債的總規模高達8.51萬億元,占GDP的比重高達8.2%。
羅志恒表示,從國際比較看,中國的財政刺激力度較大,高于英國、德國、法國、日本;從籌措方式看,更加多元化,積極盤活財政存量資金,最大化發揮財政資金效率。
從特別國債的用途看,羅志恒表示,特別國債主要支持抗疫,并且主要是地方政府使用,緩解地方政府財力緊張狀態。從特別國債的發行籌集方式來看,羅志恒認為,中國目前的政府部門債務率在全球看處于中等偏低水平,財政政策仍有空間,因此完全可以通過赤字債務化的方式實現,暫時沒有必要進行赤字貨幣化。抗疫特別國債將盡快發行,當前已經進入常態化疫情防控階段,出于推動經濟恢復發展的需求,需要抗疫國債盡快發揮作用。籌集方式大概率是向商業銀行定向發行。
此外,羅志恒表示,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協同性近年來在持續提高。在當前經濟社會形勢下,政策組合應該以財政政策為主,貨幣政策為輔。其中,財政政策主要起擴大總需求、救助紓困、優化產業升級的作用;貨幣政策主要是緩解市場主體的流動性緊張和配合財政發債。
關于“創新直達實體經濟的貨幣政策工具”,羅志恒表示,預計可能由央行通過政策性銀行重點支持相關領域和部門,即財政與貨幣協調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