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證網訊 (記者 周璐璐) 中信證券宏觀研究團隊23日上午發布研報稱,在全球不確定性仍存環境下,擴大內需對于今年穩定經濟運行必要性很強。從更長期視角來看,全球經濟在疫情之后能否走出“低利率、低通脹、低增長”的局面仍存在很大不確定性,外部環境上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擴大內需可能也會在較長時間內上升為我國的主要戰略。
中信證券認為,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沒有設定增長目標,但不等于沒有目標。就業、脫貧、防風險已經隱含了對經濟增速的內涵要求,預計今年GDP增速在3%-3.5%之間。立足當下,中信證券預計,未來將以改革提高潛在增長水平,促進經濟中長期實現高質量發展。
就業方面,中信證券表示,報告指出,保障就業和民生,必須穩住上億市場主體,盡力幫助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渡過難關。相比于去年報告中提及的“就業優先政策”,今年就業政策將全面強化,財政、貨幣、投資等政策都聚力支持穩就業。一是財政將加大減稅降費力度。二是強化對穩企業的金融支持,包括再延長中小微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政策等。三是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進一步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四是加大對外開放力度,促進外貿基本穩定,穩企業崗位保就業。
財政政策方面,中信證券指出,今年財政政策的結構特點是“壓本級、增地方”。對地方的轉移支付增量資金9500億元,增長為12.8%,增速也是2013年以來最高的增速。如果將報告提到的特別國債也納入對地方轉移支付中,則今年轉移支付增速高達26.1%。中信證券預計,考慮到財政政策的乘數效應,預計對全年GDP的拉動約為5.6個百分點。
貨幣政策方面,中信證券表示,從政府工作報告表述來看,現階段的貨幣政策的執行力度和效果已經得到了初步的肯定。貨幣政策寬松取向不改,也更突出對中小微企業的信貸支持。后續降準和降息仍可期待,社融增速全年有望升至12.6%以上。
中信證券表示,面對疫情沖擊,既需要一攬子逆周期宏觀對沖政策來穩定總需求,更需要通過進一步深化要素市場化改革,改善供給結構,來提高經濟潛在增速水平。報告指出今年要編制好“十四五”規劃,為開啟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征程擘畫藍圖。中信證券認為,規劃將以高質量發展為方向謀劃“十四五”時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