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上海銀保監局黨委書記、局長韓沂日前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應優化個人稅收遞延型養老保險政策,提升商業養老保險服務民生效能。推進普惠信貸可持續發展,支持中小企業共渡難關。
推進稅延養老保險試點擴面擴容
韓沂說,全國首張稅延養老保險保單在上海簽發。截至2020年4月末,全國稅延養老保險試點地區共有4.7萬人投保,繳納保費3.03億元。其中,上海市共有3.06萬投保人,繳納保費2.42億元,試點取得初步成效。
由于試點面窄、操作不便捷等原因,稅延養老保險受惠人群較少,政策效應未完全顯現。
韓沂表示,應盡快出臺新的稅延養老保險政策或延長試點期限,穩步推進試點擴面擴容。一方面,試點政策已到期,為及時回應社會關切,應盡早出臺新的稅延養老保險試點政策,或延長原政策的試點期限,保障政策的延續性和有效性。另一方面,為降低政策推進難度,可考慮先行開展稅延養老保險試點的地區擴面工作,使更多居民享受稅收優惠政策。由于稅延政策全面擴容涉及多個行業和單位,在政策完善、部門協調、流程優化、行業準備等方面仍需開展大量工作,應盡早布局,確定方案,積極準備,穩步推進。
應調整稅收優惠額度,提高政策吸引力。進一步降低政策復雜性,取消6%收入限制條件,適當提高延稅額度,可參考《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暫行辦法》中贍養支出的抵扣標準,將限額提高至每月2000元,將個人投保商業養老保險支出作為專項扣除項目,簡化業務操作,提升居民參與意愿。
應調整領取期稅收政策,支持養老保險第三支柱發展。可參考新稅制下基本養老金所得稅標準,合理調減稅延養老保險領取期稅率,如調整為領取時統一按不高于3%稅率納稅。進一步研究制定差異化領取稅率,引導消費者終身領取或不少于15年的長期領取,確保資金的養老用途。
為小微企業融資創造良好條件
韓沂說,除金融監管部門持續性作為外,現有的普惠金融外部環境還有一些障礙沒有破除,需各方共同努力。
韓沂表示,應改進銀行績效考核,補足實體經濟短板。目前,貨幣政策更側重于總需求調控,應實現精準滴灌,需從根源上改變銀行績效考核體系,把寶貴的信貸資源引導到亟需支持的小微和民營企業。各級國資委、財政部門應將對國家重點領域如小微、民企、科技企業的金融支持作為重點考核內容,增加考核比重,各級人大、組織人事、審計和國家監委等部門從財政和人事兩方面入手對銀行高管層進行監督,對執行宏觀政策不力、重點領域貸款投入不足的銀行高級管理人員進行有效約束和問責。
應持續加大財政稅務政策力度。發揮財政積極作用,對銀行業金融機構救助企業行為應通過獎勵、稅收減免和貼息分擔銀行救助企業的成本,避免將風險集中至銀行。推動將更多中小銀行納入人民銀行再貸款支持金融機構名單,或參照再貸款政策對中小銀行疫情防控貸款提供利率補償和風險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