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也沒有少,一個也沒有掉隊”——聆聽全國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首場大會發言的圓夢故事
新華社北京3月7日電 題:“一個也沒有少,一個也沒有掉隊”——聆聽全國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首場大會發言的圓夢故事
新華社記者劉開雄、鄭明達、丁小溪
“人口再少的民族,也要和全國一道共同成長、繁榮富強。”
7日上午,全國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首場大會發言,韋震玲委員鏗鏘的話語引起了與會委員的共鳴,會場爆發出熱烈掌聲。
作為毛南族人,韋震玲委員說,毛南族是28個人口較少民族之一,僅有10萬7千人。在她的記憶中,毛南族祖祖輩輩都生活在大石山里:
“阿媽對用水管得很嚴:洗臉水要留著洗手,洗完手還有別的用處,最后還要留著喂豬羊。”
“人畜共居的屋里,大人就著昏暗的油燈干活,孩子在牲畜的叫聲、氣味中入睡。”
“在漫長的歲月中,族人們孜孜以求的僅僅是暖衣飽肚。”
……
臺上,韋震玲委員點滴回憶著當年大石山里貧苦的生活;臺下,委員們凝視著這位身穿毛南族鑲著花邊傳統衣飾的發言者,傾聽她訴說著夢想的故事。
這些年,在對口幫扶政策的支持下,很多委員都去過少數民族貧困地區走訪調研。韋震玲委員的發言讓他們感同身受。
“奇跡,真的發生了。” 韋震玲委員言語中透出激動。毛南族,這個占全國人口不足萬分之一的少數民族,在脫貧攻堅戰中得到了國家的高度重視。如今的毛南山鄉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過去翻山越嶺艱難跋涉,現在驅車直達家門;家里家外,燈火明亮,果園飄香,桑樹成林,稻香陣陣。
“隨著怒族、柯爾克孜族、仫佬族相繼整族脫貧,我國人口較少的28個民族全部告別了絕對貧困,一個也沒有少,一個也沒有掉隊!”韋震玲委員激動的話語再次引發與會委員的熱烈掌聲。
如今,走出了大石山,已經成長為廣西柳州市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的韋震玲委員對毛南山鄉的未來充滿信心。她說,為了鄉村振興更加美好的明天,還有太多工作要做。“向著明天,向著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奮勇前進,我們充滿信心!”
個人的夢與國家的夢、民族的夢交融交織。正如韋震玲委員這次發言的主題——
“擺脫貧困,共圓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