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證券交易所開始試營業,1991年7月3日正式開業。上交所和深交所誰是新中國第一家證券交易所,成了一樁懸案。
上海證券交易所鳴鑼開業。上交所開業初期,僅有8家上市公司股票掛牌,俗稱“老八股”。
上海、深圳出現股票認購證。一張30元的認購證有4次搖號抽簽機會,中簽者可以持證拿錢去指定柜臺購買股票。
中國證監會成立,標志著中國資本市場開始納入全國統一監管框架,全國性市場由此開始發展。
以萬國證券為代表的空頭與以中經開為代表的多頭,對327國債期貨合約展開對賭。當夜,上交所宣布最后8分鐘交易存在嚴重違規,判定無效。“327國債事件”直接導致萬國證券倒閉、總經理管金生入獄,上交所總經理尉文淵被免職,上交所嚴重虧損整整40億。一個叫陳萬寧的交易員,在此事件中虧損7000萬,黯然離開證券市場,幾年后以寧財神為筆名,寫出了《武林外傳》。
南方基金、國泰基金發起設立了國內首批封閉式基金——基金開元、金泰,標志著中國第一批真正意義上的投資基金誕生,這一天也成為了公募基金的生日。在人均年收入只有5425元的年代,人們紛紛涌進證券公司,排起長隊認購基金。認購凍結了1616億元資金,但中簽率僅有2%,據說當年的場景“比馬爸爸的雙十一難搶多了”。
《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審議通過,并于1999年7月1日起正式實施。2019年12月28日,新證券法審議通過,于2020年3月1日起施行。
“519行情”爆發。從1999年5月19日至2001年6月12日,上證指數從1047點漲至2245點,兩年的牛市漲幅超過了一倍。“那時候,誰要跟莊家的關系鐵,就立馬雞犬升天。”多數市場人士回憶“519”行情時,都提到“莊家”這個讓市場愛恨交織的名詞。
《財經》雜志刊登了封面故事《基金黑幕》。2000年底,證監會對基金公司開展全面檢查,結果10家公司中有8家進行過“異常”交易操作行為。基金黑幕這顆“炸彈”的引爆,推動中國基金業走上了法制、規范和穩健發展的軌道。
第一只開放式基金——華安創新證券投資基金誕生。據說,“購買第一只開放式基金的隊伍,甚至從交通銀行排到了工商銀行”。
QFII正式登陸中國證券市場,瑞銀成為首家投資于中國境內市場的QFII。此后,外資與保險、公募在A股逐漸形成“三足鼎立”局面。
深交所設立中小企業板。6月25日中小板開板,集體上市的8只股票被稱為“新八股”。
股權分置改革試點正式啟動。時任證監會主席尚福林提出,“開弓沒有回頭箭”。股權分置改革,成為了2006-2007年大牛市最直接的導火索。
上證指數達到該輪牛市頂點6124.04點。在此期間,出現全民炒股、儲蓄大搬家現象。
亞洲最賺錢的公司——中國石油高調登陸A股,以48.6元的“封頂價”開盤,立即成為“全世界市值第一”的上市公司。但中國石油上市之后一路下挫,再也沒有回到48元。
發生汶川大地震。期間出現捐款熱潮,捐款上千萬的上市公司很多。汶川縣城內唯一的證券經營機構——和興證券汶川服務部搭起帳篷網點。
創業板開市,首批28只股票齊發,刷新了中國股市多股齊發的歷史紀錄。
融資融券交易試點啟動。2010年4月16日,股指期貨上市。
基金經理老鼠倉案首次被移送公安機關。因跟蹤買賣自己管理基金的白馬股,基金經理韓剛遭遇刑拘,開基金經理刑拘之先河。
上證綜指突然猛漲5.96%。經核查,光大證券自營的策略交易系統存在設計缺陷,造成當天市場異動。這是A股市場上迄今為止最大的烏龍事件。
滬港通正式啟動。2016年12月5日,深港通也正式起航。滬港通和深港通的陸續開通,進一步推進了國內證券市場的國際化。
上證成交量超過萬億,導致系統爆表,創全球交易所有史以來成交最高值。自2014年下半年開始,A股第四輪牛市啟動,2015年6月達到頂點5178點。
6月15日到7月8日,上證指數在17個交易日里大幅下跌32%,造成市場恐慌。隨后央行宣布降息降準,7月9日起國家資金入場救市。
徐翔因涉嫌違法犯罪,被公安機關采取刑事強制措施。2017年1月23日,因犯操縱證券市場罪,徐翔被判處有期徒刑五年六個月。
A股指數熔斷機制開啟。在1月4日和1月7日,A股兩天時間里經歷了四次熔斷。1月8日,指數熔斷機制暫停。在此期間,A股多次上演千股跌停的景象。
第四次沖擊MSCI指數的A股終于闖關成功,標志著A股開啟了走向全球的大門。一年后,全球第二大指數公司富時羅素宣布,將A股納入其全球股票指數體系。
長生生物假疫苗事件發酵。11月16日,滬深交易所發布《上市公司重大違法強制退市實施辦法》,深交所宣布啟動對長生生物重大違法強制退市機制。
首批25只科創板股票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科創板正式開市。
創業板注冊制首批18只新股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