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興旺思路寬 鄉村振興幸福長
“政策太實惠了,我們每年都有固定的分紅,生活越來越有奔頭、日子越來越紅火了。”在古浪縣西靖鎮陽光新村,領到入股分紅的脫貧戶劉云山感慨地說道。
自2018年以來,劉云山一家通過入股村集體經濟的方式,每年都能收到不少分紅。在陽光新村,和劉云山一樣的家庭不在少數,拿到分紅的村民紛紛表達了對國家政策的贊揚與感激,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談論著產業扶貧帶來的新變化,享受著成為“股東”后的喜悅。
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是帶領群眾致富,實現鄉村振興的有效途徑。近年來,西靖鎮不斷加強基層組織建設,進一步整合農村資源,把促進村集體經濟發展落實到產業發展中,把產業發展落實到促進農民增收上,以產業興旺助推村集體經濟發展,不斷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助力鄉村振興。
產業興旺是基礎。將產業發展作為助推集體經濟發展,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重要途徑。“2021年,產業園實現收益1200萬元,帶動西靖鎮十個村村集體經濟發展,向十個村分紅615.68萬元,并提供就業崗位120個,帶動群眾增收致富。”古浪縣西靖扶貧產業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大偉說。
按照黨建引領、產業富民的發展思路,西靖鎮探索出“三主體”帶動的“3+2”利益聯結模式(即鎮扶貧公司黨支部+村黨支部+合作社“三主體”帶動村集體經濟收入+農戶收入“兩收入”),鎮扶貧公司黨支部負責牽頭抓總,實行統一項目實施、統一資金調度、統一財務監管、統一人員管理、統一物資采購、統一產品銷售“六個統一”;村黨支部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領辦成立牛羊雞鴿養殖及特色種植專業合作社7家,指導村委會將各類村級資產資金注入承接主體(合作社),履行監管責任。專業合作社作為村級資產資金承接主體發展種養產業,采取抱團發展、依法經營、市場化運作,確保承接村級資產資金保值增值,村級分紅資金足額兌付,實現“三主體”之間有效銜接,切實保障“兩收入”持續增加。
“經過三年多的發展,目前我們的鴿產業已經趨于穩定,從育種、乳鴿繁育、屠宰加工、包裝、銷售等各個環節已經趨于穩定,作為村集體經濟的產業中的一種,我們接下來的目標就是擴大規模,帶動更多的農戶了解鴿產業、發展鴿產業以達到共同增收致富的目的。”西靖鎮產業園鴿產業負責人他維晶說。
目前,西靖鎮村集體經濟產業園牛存欄2000頭、羊存欄1.5萬只、雞存欄10萬只、鴿存欄5萬羽,年生產畜禽飼料1萬噸,輻射帶動全鎮10個村集體經濟發展和農戶增收。
古浪縣西靖扶貧產業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大偉說:“產業園繼續發展特色優勢主導產業,把農村廣泛勞動力動員起來,把村級各類資源整合起來,把村級各種力量組織起來,抱團發展促進產業興旺,進一步壯大村級集體經濟,通過利益聯結機制,真正實現助農、惠農、興農,為實現鄉村振興貢獻力量。”
來源:古浪縣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