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內銅現貨市場有所改善,期貨市場情緒也隨之有所好轉,滬銅期價由此出現止跌企穩跡象。”華泰期貨分析師吳相鋒近日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因中國冶煉產能投放及對宏觀層面的擔憂預期,銅市整體偏弱,但短期供需面還不算太差,因此銅價以企穩為主。不過,由于當前總顯性庫存仍高達110萬噸,或將限制銅價反彈空間。
中國證券報:6月中旬以來,滬銅期價一度遭遇重挫,不過,最近一周出現止跌企穩跡象,何種因素刺激市場情緒好轉?
吳相鋒:主要是由于國內現貨市場有所改善,特別是體現在現貨升貼水上。現貨市場有所改善主要基于以下因素:首先,6月中旬以來,銅價下跌得較為急促,冶煉企業由于過去一段時間價格上漲時套保效果并不好,因此出現部分未套保現貨(主要以自產原料、廢料等),銅價下跌之后,供應端惜售情緒產生。其次,印度40萬噸冶煉產能關停的影響依然存在,中國冶煉產能預期投放量較大,但形成實際供應仍需要時間。再者,人民幣6月中旬以來貶值加速,進口銅精礦原料面臨較大匯率損失,特別是一些受到監管嚴格的冶煉廠,缺乏豐富的匯率衍生品對沖手段,而銀行提供的匯率對沖手段成本較高,因此,容易出現匯率敞口,存在一定的美元交割需求。隨著銅價下跌,現貨市場較此前幾個月出現改善,而一旦市場恐慌情緒宣泄,重新回歸現貨市場,情緒出現好轉便可以理解。
中國證券報:請結合近期公布的一系列重磅經濟數據,談談銅市當前的需求情況。
吳相鋒:華泰期貨銅研究團隊按銅需求端劃分大致分為八大領域,其中電力電纜和銅管是銅需求的核心。對于電力電纜需求,2018年以來主要驅動力量是鄉村配電網改造和建設,特別是近期《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已印發實施的情況下,縣級以下區域的配電網改造和升級是銅電纜需求的核心驅動力量,因此,銅需求的核心領域和宏觀相關性或不是很緊密。另一方面,雖然一線城市地產有所降溫,但二三線城市仍較熱,由于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空調配備率增加的力量也不容忽視。另外,銅需求有一定的滯后性,當前的需求不算差。
中國證券報:當前全球銅市供需格局如何?
吳相鋒:從全球層面看,由于市場此前對美國基建需求的預期較為濃厚,因此,從2016年至2018年初,COMEX銅從不足7萬噸積累至24萬噸,但由于美國缺乏資金,以及市場對美國基建預期落空,這部分供應轉而影響LME市場(物理上暫時還未改變,仍停留在美國)。而亞洲方面,由于印度冶煉企業關停,直接影響海灣和東亞地區供應,目前這部分缺口尚未能補充,因此,供應的關鍵就取決于中國冶煉產能的投放以及達產進度。需求方面,真實的需求并未過度轉弱,目前的擔憂仍存在于預期層面。綜合情況來看,短期在供需偏緊的情況下,銅市或以消化庫存為主;而一旦中國冶煉產能投放,供需則會轉向寬松。
中國證券報:后續銅價將如何演繹?
吳相鋒:銅市雖然因中國冶煉產能投放以及宏觀層面的擔憂預期而整體偏弱,但短期供需面還不算太差,因此,銅價以企穩為主。不過,由于當前全球三大交易所總庫存仍有60余萬噸,加上保稅區50萬噸左右庫存,總顯性庫存仍高達110萬噸,因此,會制約銅價反彈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