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膠:反彈還需時日
2017年,以螺紋鋼為代表的黑色品種大放異彩,以銅為代表的有色品種亦表現不俗,但橡膠卻始終趴在底部。近期,滬膠不斷走低。
基本面仍處于困境中
從供應角度分析,本世紀初的橡膠價格大漲引發了東南亞諸多產膠國的擴產沖動。自2005年開始,ANRPC的年新種面積保持在20萬公頃以上,這一勢頭一直持續到2012年。橡膠的種植周期約為7年,即種下去的樹大約7年之后才能進入開割。從這一角度來說,2005—2012年新種的膠樹正在持續不斷地向市場施加供應壓力。
從需求角度分析,主要關注輪胎產量變化。2017年,輪胎產量增速下滑明顯,在大多數月份同比增速在5%以下。而2016年,該數字數月保持在10%以上。此外,無論是保稅區庫存還是上期所庫存,均保持上升勢頭。保稅區庫存在去年9月觸底,此后連續上升,至今年1月中旬接近25萬噸,比前期低點上漲了30%以上。上期所庫存在舊倉單注銷之前最高達到51萬噸,倉單注銷之后降至32.2萬噸,但之后快速增加,截至2月初已經上升至42.6萬噸。
政策干預效果不可忽視
ITRC在2017年12月達成了協議,限制主產國出口橡膠34.9萬噸。其中,泰國23.4萬噸,印尼9.5萬噸,馬來西亞2萬噸。
泰國也出臺了相應的天膠價格提振方案,一是低息貸款收購35萬噸天膠,二是國內消耗20萬噸天膠;三是減少天膠種植面積,影響產量11萬噸。目標是把膠價推升至65泰銖/公斤。
產膠國出臺的政策雖然對膠價的上漲沒有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但仍然不可忽視。
中美基建或拉升天膠需求
在完成大規模減稅計劃之后,未來美國或迎來大基建計劃的實施。而如果這一計劃能夠得到較好的執行,那么毫無疑問將大幅度推升天膠的需求,并有望就此抬高膠價。而中國的一帶一路,也必然帶來較大的基建需求。基建的發展對天膠需求有著重要的拉升作用。因此,我們認為未來天膠需求可能會得到改善。但這還需要更長時間來驗證。
總體而言,橡膠目前的價格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疲弱的基本面。短期內滬膠在技術上有可能繼續延續弱勢,但下方空間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