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市場對外開放開辟新路徑:交割結算價授權從紙漿期貨開閘
期貨市場對外開放正在進入多元化、多層次模式:除了擴大以特定品種模式開放,以交割結算價授權為路徑的開放也正式開閘。
9月18日,上海期貨交易所與挪威漿紙交易所在第十七屆上海衍生品市場論壇紙漿論壇上舉辦了紙漿期貨交割結算價授權協議簽約發布儀式。上期所總經理王鳳海、挪威漿紙交易所首席執行官施泰恩·拉森代表雙方簽署許可協議。
王鳳海表示,經中國證監會批準,上期所將紙漿期貨交割結算價授權挪威漿紙交易所,用于其上市以上期所紙漿期貨交割結算價為基準進行現金結算的期貨合約。
此次交割結算價授權開創了中國期貨市場“兩個第一次”:第一次授權境外交易所直接使用境內期貨品種交割結算價;第一次向境外交易所輸出中國期貨合約標準。
協議簽署后,挪威漿紙交易所計劃于當地時間9月21日掛牌上市上海紙漿期貨合約。在上海紙漿期貨合約中,標的物為上期所紙漿期貨合約,采用美元計價,以上期所紙漿期貨交割結算價為基準扣除適用增值稅后轉換為美元價格進行當月合約現金交割。
紙漿期貨于2018年在上期所上市,至今運行平穩,交割順暢,為產業客戶提供了全新的風險管理工具。尤其是在今年特殊的內外部環境下,為造紙行業的穩定持續健康發展貢獻了期貨力量。
截至2020年8月31日,按照單邊計算,2020年紙漿期貨累計成交1480萬手,累計成交金額6727億元,日均成交9.2萬手,日均成交金額41.2億元。日均持倉12.6萬手,同比增加21%,法人客戶日均交易和持倉占比分別約為40%和55%,同比增加75%和30%。上市以來紙漿期貨累計交割20.3萬噸。
在業內看來,此次紙漿期貨交割結算價授權許可協議簽署,開辟了境外投資者參與國內期貨市場的新途徑,同時對推動紙漿期貨國際化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標志著中國期貨市場對外開放又邁出關鍵一步,對外開放進入多元化、多層次模式。
拉森表示,自2014年與上期所正式接觸以來,雙方不斷深化溝通交流,并于2018年3月簽訂諒解合作備忘錄。此次合作上市新產品,展現了雙方長遠的戰略合作前景。紙漿市場高度國際化,而由于不同國家和地區的金融監管政策存在一定差異,造成產業客戶跨市場風險管理存在不便利性,雙方此次合作將拉近彼此市場間距離,更便于全球產業客戶規避風險。
紙漿行業也對紙漿期貨寄予厚望。“紙漿期貨價格是我國期貨產品中第一個被國外同業機構認可的價格,擴大了我國紙漿的定價機制和使用范圍,將提升中國紙漿業在國際市場的話語權。”中國造紙協會理事長趙偉稱。
王鳳海表示,上期所將進一步豐富紙漿交割資源、優化交割倉庫布局,持續推進包括結算價授權等在內的紙漿期貨國際化路徑。圍繞“一主兩翼”發展戰略,加快推進紙產品期貨研發工作,建立多層次漿紙衍生品體系,增強服務實體經濟的廣度和深度,努力打造規范、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期貨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