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央行“淘金熱” 業內看好金價后市表現

自2022年9月底觸及1614美元/盎司低點之后,國際黃金價格便開啟了本輪上漲行情。與此同時,全球央行也在不斷增持黃金。世界黃金協會發布的2024年一季度《全球黃金需求趨勢》報告顯示,一季度全球央行保持凈購金態勢,全球官方黃金儲備增加了290噸。
業內人士表示,在貨幣超發、地緣局勢等因素影響下,央行購買黃金可能仍是大趨勢。雖然在交易性因素擾動下,短期黃金價格面臨回調風險,但中長期依然看好其表現。
金價高位盤整
近一個月以來,國際黃金價格呈現高位盤整。Wind數據顯示,2月中旬以來,倫敦黃金現貨價格加速上漲,迭創歷史新高,4月12日最高觸及2431.78美元/盎司,隨后出現震蕩調整,多維持在2280美元-2380美元/盎司區間運行。
此前金價的亮眼表現,使得貴金屬期貨成為市場交易的“寵兒”。中國期貨業協會發布的今年4月全國期貨市場交易情況報告顯示,4月,黃金期貨成交額達59565.26億元,占全國市場份額超過10%,遠高于其他商品;白銀期貨成交額為48838.37億元,占全國市場份額8.61%。
除了帶火商品期貨,A股黃金類概念股也迎來顯著上漲。Wind數據顯示,截至5月15日收盤,今年以來,貴金屬指數累計漲超40%,在主題概念指數中排名第二。成分股方面,湖南黃金、中金黃金、紫金礦業年內累計漲幅分別為56.10%、49.80%、46.87%。
央行持續購金
對于此輪金價上漲的原因,有分析認為,俄烏沖突后俄羅斯的美元儲備被凍結,導致美元作為儲備貨幣的安全性受到質疑。因此,2022年以來,全球央行加大對黃金的購買力度。
高盛此前發布的研究報告表示,自2022年年中以來,全球央行黃金購買量增長了3倍,達到每季度約1000萬盎司。央行購買行為幾乎完全解釋了自2022年下半年以來全球黃金需求的增長,中國、波蘭、土耳其、新加坡、印度和卡塔爾6個新興市場央行是購金主力。
世界黃金協會發布的2024年一季度《全球黃金需求趨勢報告》顯示,全球央行繼續保持迅猛的購金態勢,本季度全球官方黃金儲備增加了290噸。在市場波動和風險增加的情況下,全球央行持續大量購入黃金,凸顯了黃金在國際儲備投資組合中的重要作用。
就中國央行購金情況來看,5月7日,央行發布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4月末,我國央行黃金儲備報7280萬盎司,比3月末的7274萬盎司上升6萬盎司。中國央行自2022年11月以來開啟本輪黃金儲備增持,至2024年4月已實現連續18個月增加,期間共增持1016萬盎司。
盡管新興國家央行購金規模不斷增長,但相比美國和西歐國家的比例來看,仍有較大增長空間。中金公司此前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目前新興市場央行持有黃金占外儲的比例平均為10%-15%,遠遠低于美國和西歐國家,美國、德國、法國的比例均在65%-70%。這也是新興國家央行成為黃金最積極的購買者的原因。
后市仍存上漲空間
近期金價呈現高位盤整,但多位業內人士表示,仍看好其后市表現。
高盛在近期發布的報告中表示,各國央行尤其是新興市場央行的“淘金熱”長期支撐了金價走高,未來地緣局勢和金融沖擊還在繼續推動央行對黃金的需求。報告表示,央行購金規模大幅增加的同時,新興市場央行的官方黃金儲備可能還有進一步的增長空間。
上述報告還表示,在新興市場央行、亞洲家庭的強勁需求以及美聯儲有望降息的預期下,金價上漲行情或許才剛開始,預計年底金價有望漲至2700美元/盎司。按照當前倫敦黃金現貨報價2400美元/盎司計算,意味著較當前水平仍有逾12%的上漲空間。
國盛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熊園表示,往后看,在貨幣超發、地緣局勢等因素影響下,央行購買黃金可能仍是大趨勢。雖然在交易性因素擾動下,短期黃金價格可能有回調風險,但年內整體仍對其保持偏多的看法。
東證衍生品研究院宏觀策略部宏觀策略首席分析師徐穎認為,中長期來看,美國經濟面臨的滯脹風險增加,黃金有望擺脫美債收益率走高的壓制,仍處上漲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