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機器人產業加速落地 概念股集體大漲
證券時報記者 張智博
近期,人形機器人相關的利好消息不斷。
當地時間3月18日,英偉達聯合創始人兼CEO黃仁勛在NVIDIA GTC 2024開發者大會上發表《見證AI的變革時刻》的主題演講,介紹英偉達最新的AI芯片和硬件方案及合作案例,其中重點介紹了人形機器人。
當地時間3月13日,Figure AI與OpenAI合作發布最新視頻,視頻中,人形機器人所展示的人機交互能力、邏輯歸納分析能力以及硬件操控能力均超出預期,引發熱烈反響。
華福證券認為,人形機器人行業發展由智能電動車龍頭企業搖旗吶喊,擴散到算力芯片龍頭、AI大廠、獨角獸企業等聯合登臺,產業趨勢明確、迭代持續加速,預計后續海外頭部廠商團隊將走訪供應商,推進量產落地,機器人板塊催化將持續。
人形機器人產業快速發展
人形機器人是指形狀及尺寸與人體類似,可以模仿人類運動、表情、互動及動作的機器人,擁有更高的交互、感知、控制能力。近年來,國內外人形機器人快速發展,行業關注度日趨提升。
政策面上,2023年10月,工信部發布《人形機器人創新發展指導意見》,首次對人形機器人產業發展提出系統性指導意見,明確發展目標與時間點。到2025年,人形機器人創新體系初步建立,確保核心部組件安全有效供給。整機產品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并實現批量生產,在特種、制造、民生服務等場景得到示范應用。到2027年,人形機器人技術創新能力顯著提升,形成安全可靠的產業鏈供應鏈體系,產業加速實現規模化發展。
資本市場方面,2023年12月,“人形機器人第一股”優必選在港交所主板正式掛牌上市,旗下Walker X機器人是中國首個商業化雙足真人尺寸人形機器人,也是全球首個實現量產交付的人形機器人。
高盛預測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在2035年將達到378億美元,主要是其對人形機器人出貨量的測算增加了4倍,達140萬臺。同時由于人形機器人材料成本已較2022年下降約了40%,預計人形機器人將可更快實現盈利。
2月以來概念股集體大漲
2月以來,人形機器人指數漲勢強勁,累計漲幅達35.45%,其間最大漲幅高達51.51%。成份股股價全部大漲,賽摩智能、豐立智能、勝宏科技、鳴志電器、固高科技排名前五,均漲超70%,漲幅最小的匯川技術也有12.38%。
勝宏科技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專業從事高密度印制線路板的研、產、銷,產品最終廣泛應用于微軟、英偉達、AMD等國內外眾多知名品牌。目前“仿真人形機器人PCB”研發項目已完成,公司具有一定的技術儲備。
鳴志電器此前公告,公司在人形機器人應用領域專注于手掌模組及指模所用的控制電機模組的研發和制造,也獲得了該領域頭部企業的關注以及合作意向。公司已向該領域頭部客戶提交了全套技術方案及樣機,供客戶作可靠性及實際應用的測試驗證。
以2023年凈利潤看,匯川技術、石頭科技、科大訊飛、科沃斯、九號公司-WD預告的凈利潤靠前,其中匯川技術預告凈利潤中值為47.73億元,公司在人形機器人關節運動相關領域內,有較為成熟的運動控制、伺服驅動、直線導軌等技術。目前匯川技術對于人形機器人仍處于積極布局階段,長期可能成為公司成長亮點。
以凈利潤增速看,銳科激光、江蘇北人、長盈精密預計2023年凈利潤同比翻倍,增幅依次為446.87%、156.22%、102.23%;石頭科技、今天國際、虹軟科技凈利潤增幅也在50%以上。埃夫特-U、新時達和科大智能則是同比減虧,2023年仍是虧損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