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冻传媒av毛片无码蜜桃,五月,国产农村熟妇videos,色一情一乱一伦

中證網
返回首頁

數字貿易:帶動數字經濟發展的關鍵抓手

上海證券報

  □ 前瞻經濟高質量發展新抓手課題組

  □ 數字貿易是數字經濟在對外貿易領域的表現形式,是數字經濟發展的高端載體、關鍵抓手和重要領域。在參與全球貿易過程中,發展數字貿易有利于帶動國內數字經濟快速發展和標準提升,助力形成數字經濟產業集群,完善數字經濟治理體系,積極參與全球數字治理規則制定

  □ 我國數字貿易發展仍面臨法律法規體系有待健全、新興業態發展潛力有待釋放等問題,必須系統部署精準施策,瞄準制約數字貿易發展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持續完善數字貿易發展環境,真正把數字貿易培育成為帶動支撐數字化轉型、引領經濟、建設數字中國的有力引擎

  □ 下一步,要強化數字貿易頂層設計,完善數字貿易制度供給;擴大跨境電商新業態,培育數字貿易新動能;深化自貿試驗區試點,擴大制度型開放成果;參與國際經貿規則制定,提升國際貿易話語權

  當前,數字化、智能化已成為最重要的時代特征,數字貿易作為國際貿易發展新熱點、國際經貿規則競爭新前沿、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引擎、高水平制度型開放新高地,是數字經濟發展的高端載體、關鍵抓手和重要領域。展望未來,伴隨數字貿易發展迎來利好,數字貿易多元業態將形成數字經濟新的增長點,激活經濟特別是國際貿易發展新動能,強化區域協同發展新優勢。下一步,要促進數字貿易創新發展,應系統部署、精準施策,強化數字貿易頂層設計,擴大跨境電商新業態,擴大制度型開放成果,積極參與國際經貿規則制定,真正將數字貿易培育成為對外貿易的強力引擎。

  一、數字貿易成為經濟增長新引擎、國際競爭新賽道

  數字貿易是數字經濟在對外貿易領域的表現形式,是數字經濟發展的高端載體、關鍵抓手和重要領域。在參與全球貿易過程中,發展數字貿易有利于帶動國內數字經濟快速發展和標準提升,激活數據要素市場,培育具有一定規模效應、高質量的數商生態,助力形成數字經濟產業集群,完善數字經濟治理體系,積極參與全球數字治理規則制定。為此,數字貿易在國家數字化轉型過程中的戰略定位不斷提升,從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發展數字貿易,加快建設貿易強國”,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再度將拓展數字貿易納入國家頂層設計,再到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就數字貿易發展作出重要部署,發展數字貿易的戰略性、重要性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一)數字貿易正成為推動國際貿易發展新熱點

  當前及未來一段時期,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突飛猛進,以數據為關鍵生產要素、數字服務為核心、數字訂購與交付為主要特征的數字貿易蓬勃興起,已成為國際貿易發展的新趨勢和經濟的新增長點。據世界貿易組織(WTO)統計,2020年至2022年,全球跨境數據流動規模增長120.6%,數字服務貿易規模增長36.9%,均高于同期的全球服務貿易和貨物貿易的增速。2022年全球數字服務貿易規模達3.82萬億美元,同比增長3.9%,占全球服務貿易的53.7%;全球可數字化交付服務出口額為4.1萬億美元,同比增長3.4%,占全球服務出口比重達57.1%。加快數字化轉型、大力發展數字貿易正成為世界各國把握數字時代機遇和應對經濟形勢不確定性的“金鑰匙”。

  (二)數字貿易正成為國際經貿規則競爭新前沿

  目前,數字貿易正成為國際經貿規則制定的重點與焦點,全球超過120個區域和雙邊貿易協定包含數字貿易規則,數字貿易領域的規則顯著加強,全球數字貿易規則體系正在逐步形成,相關規則已從貿易便利化議題向建設安全有序、風險可控的自由貿易體系升級。主要發達經濟體積極引領數字貿易國際規則的制定,如美國試圖強化全球主導權,主張信息自由開放性,強調知識產權;歐盟則注重加強立法和加強治理,強調數據隱私和保護。印度、東盟等發展中經濟體積極探索符合自身經濟利益的數字貿易規則。面對全球數字貿易規則的新趨勢和新問題,我國亟須采取新的政策舉措,對標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以高水平開放引領全面深化改革,以數字化轉型激活創新發展動能,促進內外貿規則制度銜接,提高在數字貿易領域的話語權。

  (三)數字貿易正成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當前,我國正處于從貿易大國向貿易強國轉變的關鍵時期,數字貿易已成為與貨物貿易、服務貿易并列支撐我國貿易強國建設的“三大支柱”之一。海關總署最新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額為2.38萬億元,增長15.6%。據商務部數據,2022年,我國可數字化交付的服務進出口額為3727.1億美元,同比增長3.4%。

  同時,數字貿易對于吸收外資、拉動就業、驅動創新等方面的功能日益顯現。

  在吸收外資方面,數字技術貿易等領域利用外資規模持續提升。2023年,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1134億元,帶動全年高技術產業實際使用外資4233億元。在創造就業方面,跨境電商不僅創造大量就業機會,也為大眾創業特別是青年群體創造了更多機遇。據勞動經濟學會調研數據,2023年,跨境電商出口增長2979億元,新增就業崗位180萬人,較上年增加約100萬人。在創新驅動方面,數字化運營已經成為跨境貿易企業發展的重要手段。據共研產業咨詢數據,目前我國跨境商家數字化運營滲透率已達63.9%。

  (四)數字貿易正成為高水平制度型開放新高地

  當前,以數字貿易等領域為突破口,22個自由貿易試驗區和海南自由貿易港已累計部署3400多項改革試點任務,向全國復制推廣302項制度創新成果,為全國制度型開放提前進行壓力測試,成為促進我國數字貿易開放發展、制度型開放的“排頭兵”“領頭雁”。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底,《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由2013年的190條縮減至2022年的27條,在推動全球數字貿易便利化、引進數字貿易高端研發機構、暢通技術跨境流動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我國先后設立28個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地區、37個服務外包示范城市,搭建寬領域、多層次的創新平臺;設立了12個國家數字服務出口基地,在國際互聯網數據交互和數據跨境流動安全管理試點等領域加快形成更多制度型開放成果。

  二、數字貿易將迎來黃金機遇期

  新的歷史時期,數字化將成為更加顯著的時代特征,推動全球數字貿易規模穩步發展壯大。一方面,數據作為新型生產要素,將催生跨境數據流動、數商企業生態等嶄新動能。另一方面,數字化技術將驅動貿易對象、貿易方式和貿易場景等數字化轉型,激活外貿新興業態,優化數字基礎設施海外布局,我國數字貿易將迎來黃金機遇期。據商務部預測,到2025年,我國可數字化的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將超過4000億美元,占服務貿易總額的比重達到50%左右;以數字貿易為代表的外貿新業態進出口占比將達10%。

  (一)跨境數據流動正成為貿易新標的

  作為開展數字貿易的前提條件,跨境數據流動正成為世界經濟流動的新要素,跨國數據產品和服務交易需求不斷增加。

  從全球看,數據跨境流動的規模和價值有望進一步提升,加速催生基于數據價值的全新產業鏈。據上海數據交易所預測,到2025年全球數據交易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445億美元,2025年后市場規模將會穩定增長;到2030年全球數據交易市場規模有望達到3011億美元。據麥肯錫預測,數據流動量每增加10%將帶動GDP增長0.2%。預計到2025年,全球數據總量將達175 ZB,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有望達到11萬億美元。從國內看,我國將是全球數據量最大、數據類型最豐富的國家之一。據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預測,到2025年中國數據跨境流動量約占全球的27.8%,位居全球數據圈之首。據國際數據公司測算,到2025年,中國產生的數據總量將達48.6ZB,對GDP增長的貢獻率將達年均1.5至1.8個百分點。未來,中國數據交易市場將保持較高速增長,到2030年有望達到5155.9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約為20.3%。

  (二)數字產品貿易煥發更大活力

  數字文化貿易日益成為文化貿易規模增長、結構優化的新引擎,數字文化產品海外市場優勢進一步鞏固。

  在數字游戲方面,伴隨全球移動游戲市場規模整體出現增長回暖態勢,我國游戲企業出海將面臨更多機遇。機構預測,到2025年,我國移動游戲出海收入可達328.98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將超過20%。在數字影視方面,更多原創影視內容將在不同國家和地區引發觀劇和討論熱潮,華語內容在海外將更受歡迎。據視頻平臺愛奇藝預測,在線視頻海外市場份額將快速提升,特別是在東南亞地區,到2025年將上升至38%。在網絡文學方面,網文出海將保持高速發展態勢,出海企業規模不斷壯大、傳播半徑不斷延伸、覆蓋范圍持續擴展。機構預測,我國網絡文學IP全版權運營市場規模將持續壯大,預計在2025年將突破3000億元。

  (三)數字技術貿易釋放更強動能

  伴隨5G、AI、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加速創新,數字技術對于貿易結構將產生深刻影響。

  在信息通信技術方面,以軟件、集成電路、電商平臺、云服務、人工智能、區塊鏈等為代表的信息通信技術貿易將快速發展。以集成電路為例,據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預測,到2025年,全球半導體設備銷售額將達到1240億美元新高。我國高技術產業保持對全球市場吸引力,據《“十四五”商務發展規劃》,到2025年我國高技術產業吸收外資占比將提升到30%。其中,云計算市場將保持高速增長,預計2025年我國云計算整體市場規模將突破萬億元。在知識和技術密集型服務方面,以知識密集和技術密集為特征的新興服務貿易占比有望保持穩步提升態勢。世界貿易組織預測,到2030年,數字技術將促使全球貿易增速每年提升1.8到2個百分點。以電信計算機和信息服務等為代表的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將保持快速增長。根據《“十四五”商務發展規劃》,到2025年,我國知識密集型服務進出口額將達到4330億美元,年均增長率將達8%左右。在進出口商品方面,以高端化、數字化、智能化為代表的優質消費品進出口需求旺盛,以先進技術、重要設備、關鍵零部件為代表的工業品進口將進一步擴大。以智能機器人為例,據測算,到2025年,全球智能機器人市場規模預計將增長到230億美元。

  (四)數字服務貿易激活更多場景

  據有關專家測算,數字化服務貿易將大幅提升我國企業生產性服務出口規模及占比,并有望激活進出口高端裝備50%至60%的附加值,助力服務貿易占貿易總量的比重加速趨向全球30%的水平,從而形成新質生產力重要的增長點。

  在金融服務領域,央行將加大跨境支付系統建設及拓展力度,進一步完善全球金融基礎設施。有關機構預測,到2027年中國跨境支付行業的市場規模有望達到2.92萬億元,年均增速將保持在8.15%。在醫療方面,在數字技術創新應用加持之下,我國創新藥和中高端醫藥制造業出海將迎來收獲期,醫療設備、生物仿制藥和疫苗等細分領域處于上升期。有機構認為,出海后主要醫療器械賽道的可及市場將擴大3至9倍。在知識產權貿易方面,我國在數字技術領域將保持較高創新熱度,信息技術管理方法、計算機技術和基礎通信程序等領域有效發明專利數量和質量將快速提升。根據《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綱要(2021-2035年)》,到2025年,我國專利密集型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將達到13%,知識產權使用費年進出口總額將達到3500億元。

  (五)跨境電商激活外貿蓬勃動能

  在傳統貿易承壓的背景下,跨境電商作為發展速度最快、潛力最大、帶動作用最強的外貿新業態,將顯示出更加強大的市場活力和增長韌性。一是跨境電商規模將持續壯大。根據《“十四五”電子商務發展規劃》,到2025年,我國電子商務交易額將達46萬億元,全國網上零售額將達17萬億元,跨境電商交易額將達2.5萬億元。亞馬遜數據顯示,2027年全球零售電商增速將是全球零售增速的2倍。二是跨境電商平臺將持續升級。一批新銳跨境電商平臺風靡海外,全托管、AI+跨境電商、產業帶+跨境電商、B2B跨境電商等新業態新模式將持續迅猛發展,并帶動更多產業升級,有效推進我國外貿提質擴容。三是海外倉布局將持續優化。伴隨國家和地方層面持續加大對海外倉的部署,海外倉網絡布局將持續優化并不斷擴容。

  (六)數字基礎設施將成海外布局優先選項

  以通信基站、數據中心、光通信網絡、海纜設備等為代表的數字新基建將成海外布局優先選項,并已進行了前瞻性、戰略性的考慮和部署。

  在通信基站海外布局方面,有機構預測,2025年全球將部署650萬個5G基站,全球5G移動用戶將超30億,我國或保持全球最大5G基站供應國地位,并有望在3GPP的5G和6G全球技術標準競爭中保持優勢。在數據中心設備方面,數據中心建設規模將保持平穩增長態勢。到2025年,全球數據中心市場規模將達到5193.4億美元,超大規模數據中心將增至890個。在光通信網絡設備方面,全球光纖光纜行業邁入第三輪增長周期,預計2025年全球光纖光纜需求量將超6億芯公里。我國依托從光纖預制棒—光纖—光纜—光網絡產品完整的產業鏈,將承接來自海外市場的巨大增量需求。在海纜設備方面,全球海纜市場將保持高速發展,我國海纜企業海外布局迎來市場機遇。據光大證券測算,2025年國產海纜出海亞洲和歐洲的市場空間有望達56億元,2022年至2025年的復合增長率約145%。

  (七)全球性數商生態激活數字貿易新活力

  伴隨全球數字貿易蓬勃發展,跨境數據流動規模持續攀升,對數據安全、數據合規評估、數據資產審計與評估等專業數據服務的需求不斷擴大,將加速形成一批全球性數商和第三方專業服務機構,形成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根據《“數據要素×”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外貿服務將成為數據要素應用的優先領域。綜合型、服務型、應用型、技術型等不同類別的數商企業,將成為積極對接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的先行市場主體,以更高標準、更新規則釋放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的潛在價值,帶動國內數商生態和數據要素市場高質量發展,形成數字經濟新的增長點。

  三、精準施策拓展數字貿易,激發數字化轉型新動能

  當前,我國數字貿易發展仍面臨法律法規體系有待健全、新興業態發展潛力有待釋放、制度型開放成果有待擴大、國際話語權有待提升等問題,必須系統部署精準施策,瞄準制約數字貿易發展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持續完善數字貿易發展環境,真正把數字貿易培育成為帶動支撐數字化轉型、引領經濟、建設數字中國的有力引擎。

  (一)強化數字貿易頂層設計,完善數字貿易制度供給

  一是強化數字貿易制度供給和政策保障。在確保數據安全的前提下,推動出臺市場準入、市場主體監管、數據跨境流動、數字產品和服務市場開放、隱私與個人信息保護、知識產權保護、數據安全與治理等核心議題的發展規劃與合規指引;及時出臺符合我國數字貿易發展特點的政策法規,加強與相關貿易政策對接,探索適應數字化時代新特征的海關智慧監管新模式。

  二是完善數字貿易開放和改革試點。完善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探索放寬數字經濟新業態準入,有序擴大電信、互聯網、教育、文化、醫療等領域相關業務開放,逐步取消相關業務的市場準入限制;健全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并破除負面清單之外隱性準入壁壘,探索解決數據跨境流動、平等參與政府采購等問題的常態化機制。

  三是優化數字貿易企業發展環境。直面我國數字貿易企業“走出去”過程中遇到的壁壘和障礙,搭建數字服務貿易領域交流合作平臺,為數字企業營造良好外部環境,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和領軍企業;增強中小服務貿易企業國際競爭力,引導服務企業在數字貿易領域布局全球產業生態體系,加快融入全球供應鏈、產業鏈、價值鏈。

  (二)擴大跨境電商新業態,培育數字貿易新動能

  一是推進貿易全流程全環節全鏈條數字化。支持外貿企業在貿易開發、貿易撮合、貿易執行、貿易服務和經營管理等全鏈條全環節數字化轉型;積極推進現代國際物流供應鏈數字化智能化發展,加快推進服務外包數字化高端化,全面推進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數字化智能化進程;促進數字技術與旅游、建筑、運輸等服務貿易融合發展;推進數字貿易與優質消費品、高端工業品、高附加值農產品和綠色低碳產品等貨物貿易融合發展,探索發展多元化業態模式,培育形式多樣的數字貿易發展示范平臺。

  二是積極培育具有數字化特征的貿易業態。建立健全國家數字服務出口基地、數字貿易示范區等示范引領機制;優化5G基站、數據中心、海纜設備等數字基礎設施全球布局,在安全前提下支持開展數據跨境傳輸安全管理試點;持續優化數字服務貿易,穩步推進數字技術貿易,積極支持數字產品貿易,擴大軟件信息、數字文化、數字金融、數字通信、數字技術等出口;加快發展數據儲存加工、研發設計等服務外包,培育高素質全球性數商企業生態,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

  三是促進跨境電商持續創新發展。扎實推進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建設,優化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監管,探索跨境電商交易全流程創新,完善倉儲、物流、支付、數據等全球基礎設施布局;鼓勵跨境電商平臺企業全球化布局,進一步擴大“絲路電商”合作范圍,加快電商技術、平臺、供應鏈及配套服務的國際合作步伐,推進多雙邊電子商務規則談判和數字領域機制建設;培育一批在信息化建設、智能化發展、多元化服務、本地化經營方面特色鮮明的代表性海外倉,打造跨境電商產業鏈和生態圈。

  (三)深化自貿試驗區試點,擴大制度型開放成果

  一是持續優化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探索自貿試驗區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管理制度,推進數字貿易政策制度集成式創新,提升數字貿易相關領域開放水平,重點擴大金融、教育、醫療、文化等領域對外開放;分步驟推動互聯網有序開放,鼓勵跨國公司設立離岸數據中心、結算中心、研發中心等,加快吸引全球數字貿易資源要素向自貿試驗區集聚,進而形成對全國數字貿易發展的帶動作用。

  二是率先開展高水平數字貿易規則試點。以推進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CPTPP)、《數字經濟伙伴關系協定》(DEPA)等高水平自貿協定為契機,支持自貿試驗區主動對標,在促進數據跨境自由流動、數字貿易市場準入、國際規制對接、個人隱私保護、網絡數據安全、知識產權保護、國際監管等方面率先進行壓力測試;支持自貿試驗區根據區位優勢及產業定位,率先探索與發達經濟體數字市場相融、規則對接和標準互認。

  三是建設數字貿易跨越式發展新高地。支持各自貿試驗區根據產業優勢,提前布局適應數字貿易發展的技術和產業,積極發揮自貿試驗區差異化優勢,針對跨境寄遞物流、跨境支付和供應鏈管理等典型場景,構建安全便利的國際互聯網數據專用通道和國際化數據信息專用通道。

  (四)參與國際經貿規則制定,提升國際貿易話語權

  一是強化數字貿易規則國際合作。在國際多邊雙邊和區域貿易談判中,充分納入數字貿易相關內容,加速CPTPP、DEPA等貿易協定談判進程,推動形成以貨物貿易數字化為核心、以服務貿易數字化為延伸、以數字基礎設施互通和安全為保障的國際規則體系。

  二是推進高水平數字貿易規則銜接。積極對標高標準的數字貿易規則,把握好安全與發展、主權與開放之間的關系,圍繞數據本地化、隱私保護和跨境執法協調等關鍵議題進行全面梳理和審慎評估,構建與數字化時代特征、新一輪全球化進程、中國式現代化要求相適應的國際國內一體化貿易規則體系。

  三是提升數字貿易標準化水平。加大數字貿易標準化前沿議題研究與標準研制工作,探索我國數據確權、交易、傳輸、安全保護等方面標準規范,聯合相關國家共同制定數字貿易標準,以標準化工作促進數字貿易企業合法合規。

  (執筆人: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 徐策;中國經濟信息網 左登基)

中證網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證券報、中證網。中國證券報·中證網與作品作者聯合聲明,任何組織未經中國證券報、中證網以及作者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普宁市| 韶关市| 炉霍县| 隆林| 宝山区| 晋州市| 报价| 安乡县| 石泉县| 横山县| 温宿县| 辽中县| 台安县| 禄丰县| 多伦县| 大名县| 石林| 西宁市| 洛南县| 卢氏县| 政和县| 扶余县| 英超| 西峡县| 绍兴市| 汾西县| 岚皋县| 绥芬河市| 宁城县| 淮滨县| 金昌市| 本溪市| 乳山市| 阿荣旗| 芜湖市| 连南| 潼南县| 陈巴尔虎旗| 磴口县| 岳西县| 疏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