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產業鏈需求強勁訂單飽滿
截至1月29日晚,A股45家半導體產業鏈公司披露了2020年業績預告。受益于景氣回升,芯片設計、晶圓制造、封裝與測試、材料與設備等領域公司整體盈利可觀。
多家公司坦言,客戶需求強勁,訂單飽滿,產能利用率高。
業績強勁增長
41家公司業績預喜。其中,預增、略增、扭虧、減虧的公司分別為34家、3家、2家和2家。盈利增速上限超過一倍的公司有20家。
“封測三雄”均大幅預增。長電科技預計2020年盈利12.30億元,同比增長1287.27%。通富微電預計2020年盈利3.2億元-4.2億元,同比增長1571.77%-2094.20%。華天科技預計2020年盈利6.5億元-7.5億元,同比增長126.64%-161.51%。
半導體龍頭華潤微采用IDM模式運營,公司預計2020年盈利9.22億元-9.62億元,同比增長130%-140.03%;半導體綜合設備龍頭北方華創預計2020年盈利4.6億元-5.8億元,同比增長48.85%-87.68%;射頻前端芯片龍頭卓勝微預計2020年盈利10億元-10.50億元,同比增長101.14%-111.2%。
值得注意的是,多家公司2020年第四季度盈利大幅攀升。存儲封測龍頭深科技預計2020年盈利8.2億元-9.40億元,同比增長132.76%-166.82%。而公司2020年前三季度盈利規模為4.46億元。這意味著其第四季度盈利規模達到3.74億元-4.94億元。報告期內,深科技存儲半導體及高端制造等業務市場需求強勁,存儲芯片封測產能持續擴張。
清洗設備龍頭至純科技預計2020年盈利2億元-2.3億元,同比增長81.39%-108.61%,而2020年前三季度盈利8254萬元;長川科技預計2020年盈利7800萬元-8990萬元,同比增長553.52%-653.23%,而2020年前三季度盈利3544萬元等。
10余家2020年以來上市的半導體公司業績不俗。恒玄科技預計2020年盈利1.97億元,同比增長192.38%;華峰測控預計2020年盈利同比增長76.49%-105.91%;思瑞浦預計2020年盈利1.76億元-1.88億元,同比增長148%-165.33%;立昂微預計2020年盈利1.96億元-2.1億元,同比增長52.9%-63.82%。
高景氣度延續
疫情之下,居家辦公與教學帶動部分消費電子、小家電等產品銷售激增,疊加5G手機滲透率提升及相關基礎建設需求強勁,以及電動汽車需求爆發,全球芯片產業景氣度驟升,產能吃緊。近期,芯片漲價、芯片缺貨,尤其是汽車芯片缺貨的討論越來越多。
知名半導體調研機構IC Insights預估,2020年全球集成電路產業市場規模將增長10%。市調機構集邦咨詢預估,2020年全球晶圓代工產值將達846億美元,同比增長23.7%,增速創近10年新高。
業內人士認為,全球半導體產業高景氣度將延續,尤其是國內市場。IC Insights預測,2021年全球IC市場規模將達4415億美元,同比增長12%,有望創下歷史新高。
值得關注的是,全球晶圓代工企業臺積電大幅提升資本開支,且遠超市場預期。為滿足客戶對先進和專業技術不斷增長的需求,臺積電2021年的資本預算為250億美元-280億美元,而2020年的資本開支為172億美元。展望2021年,臺積電預計全球半導體市場(不含存儲器)將增長8%左右,而代工產業預計增長10%左右。
2020年下半年以來,多家A股半導體上市公司公告,擬通過定增、可轉債等方式融資,募集資金多用于擴充產能、加碼先進技術,既看好產業景氣持續回升,也謀求把握進口替代市場機遇。
不少公司抓緊布局。如國內CMP拋光液龍頭安集科技在業績預告中表示,前期研發的多款新產品在重要客戶的關鍵制程中使用情況良好,客戶端用量明顯上升;鑒于2020年國際半導體市場大環境的變化及國內主要客戶需求增加,公司第四季度在前三季度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大研發投入及市場開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