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碼拓展海外市場 自主品牌車企推進全產業鏈輸出
長城汽車新能源車型 本報記者 金一丹 攝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汽車出口量為214萬輛,同比增長75.7%。近日,極氪、嵐圖等多家車企宣布加速布局海外銷售網絡,上汽集團、長城汽車等更大力推進海外建廠。業內人士表示,隨著自主品牌出海加速,為控制成本、拓展市占率,在當地建廠實現汽車本土化生產、從單一整車輸出到全產業鏈輸出將成為行業發展趨勢。
出口量大增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簡稱“中汽協”)統計分析指出,2023年6月,汽車出口延續高速增長。繼2021年出口超200萬輛、2022年出口超300萬輛之后,今年上半年汽車出口214萬輛,同比增長75.7%,對市場整體增長貢獻顯著。
具體來看,6月汽車企業出口38.2萬輛,環比下降1.7%,同比增長53.2%。分車型看,乘用車出口31.2萬輛,環比下降4.1%,同比增長57.7%;商用車出口7萬輛,環比增長10.7%,同比增長36%。
1-6月,汽車企業出口214萬輛,同比增長75.7%。分車型看,乘用車出口178萬輛,同比增長88.4%;商用車出口36.1萬輛,同比增長31.9%。
新能源汽車表現尤為亮眼。6月新能源汽車出口7.8萬輛,環比下降28.4%,同比增長1.7倍。1-6月,新能源汽車出口53.4萬輛,同比增長1.6倍。
6月,在整車出口的前十位企業中,上汽集團出口量達8.7萬輛,同比增長15.1%,占總出口量的22.7%。1-6月,整車出口量排名前十企業中,從增速上來看,比亞迪出口8.1萬輛,同比增長10.6倍;奇瑞汽車出口39.4萬輛,同比增長1.7倍;長城汽車出口12.4萬輛,同比增長97.3%。
在7月13日召開的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新聞發布會上,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呂大良表示,在外貿承壓的態勢下,我國大力開拓新興市場、打造高水平開放平臺、培育壯大優勢產業,不斷匯聚外貿新動能。
呂大良指出,上半年“新三樣”產品,也就是電動載人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合計出口同比增長61.6%,拉動整體出口增長1.8個百分點,綠色產業動能充沛。
整車出海加速
近期,多家車企密集公布出海新動向。極氪7月10日宣布,繼登陸歐洲市場后,公司與以色列聯合集團(Union Group)簽署協議,雙方將在以色列市場建立汽車經銷網絡。
根據雙方協議內容,Union Group旗下的汽車業務部GEO Mobility計劃將于2023年第四季度在以色列市場推出極氪品牌,并且組建專業管理團隊,為極氪建立沉浸式體驗中心和高標準服務體系。極氪將在以色列市場推出轎跑極氪001和SUV極氪X兩款車型,預計在第四季度開啟預售并隨后實現交付。
日前,東風進出口公司與挪威當地頭部經銷商Electric Way公司在奧斯陸共同舉辦嵐圖海外合作洽談會和簽約儀式。來自荷蘭、瑞士、丹麥、芬蘭的經銷商代表在聽取東風電動車產品未來規劃和挪威經銷商在IT、營銷、市場等方面成績后,東風進出口公司與部分經銷商進行了現場簽約。
當地時間6月21日,長城汽車坦克500正式在阿曼推出,這是坦克500在中東區域接力上市的第三站,近一個月內坦克500已在阿聯酋、沙特阿拉伯舉辦了發布儀式。“阿曼地形復雜,境內有山川、沙漠和平原,山區占全國總面積的15%,沙漠占全國總面積的82%,有綿延1700公里的海岸線。坦克500作為一款越野動力強勁的車型,能夠滿足當地人的用車需求。”長城汽車相關負責人介紹。
比亞迪6月13日在意大利召開品牌及產品發布會,宣布進入意大利乘用車市場,并推出BYD ATTO 3、漢、海豚、海豹四款車型。同時,比亞迪與當地多家核心經銷商合作,五家門店在意大利米蘭、都靈、佛羅倫薩等城市同期開業。
6月21日,比亞迪還在阿聯酋推出元PLUS車型(海外稱為BYD ATTO 3)。比亞迪中東非洲汽車銷售事業部總經理黃志學表示:“阿聯酋的氣候獨特,我們深刻理解產品本地化對當地市場的重要性。去年我們進行了一系列高溫測試,以確保比亞迪元PLUS即使在該地區炎熱的氣候下也能發揮最佳性能,以確保我們的用戶能夠獲得最佳的駕駛體驗。”
中信證券表示,目前全球各國正積極推出新能源汽車引導政策,如政府補貼、低關稅等,為我國電動汽車出海提供了黃金窗口期。
全面開展本地化合作
隨著汽車出口量大增,車企加快海外建廠,提升汽車制造本土化,以貼近當地市場需求,并實現降本。
7月4日,上汽集團總裁助理、國際業務部總經理、上汽國際總經理余德在海外業務溝通會上表示,上汽集團決策層在2019年年末決定發力歐洲市場時,就制定了“在歐洲市場年銷量突破10萬輛時考慮在歐洲本土建立工廠”的計劃。目前上汽集團在歐洲建廠已進入日程。
上汽集團國際業務團隊強調,汽車工業是顯著的規模經濟,在市場銷量的支持下,在歐洲市場進行本土建廠的相關條件已較成熟。“當前上汽海外業務已實現規模性盈利,并已成為上汽集團上市公司層面的一大重要盈利來源。”余德說。
另據余德介紹,2023年上半年上汽集團在海外市場累計銷售整車53萬輛,同比增長40%,其中有70%為自主品牌。同時,MG品牌2023年上半年累計銷售37萬輛,同比增速達到40%。余德預計,2023年上汽集團海外銷量將有望突破120萬輛,其中MG品牌銷量有望突破80萬輛。歐洲市場方面,今年有望成為上汽首個“20萬輛級”海外區域市場,其中新能源產品占比超過50%。目前,上汽集團已經進入28個歐洲國家,歐洲服務網點超過830個,且2023年歐洲市場曾連續四個月的單月交付量超2萬輛。
近日,長城汽車與烏茲別克斯坦汽車集團ADM汽車工廠就烏茲別克斯坦市場開發合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基于合作協議,長城汽車旗下產品將在烏茲別克斯坦ADM汽車工廠實現本地化生產,該工廠規劃2024年哈弗品牌產能達上萬輛。
長城汽車歐亞區域總裁張軍學表示:“長城汽車將延續產品品類聚焦戰略,全面進軍烏茲別克斯坦市場。我們將通過燃油及新能源產品,與合作方全面開展本地化合作,挑戰哈弗品牌及地產車型2023年成功上市銷售。”
長城汽車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長城汽車中亞市場布局逐步充分,除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市場外,烏茲別克斯坦將作為第三個且最重量級的中亞汽車市場全面推進深度開發,加速長城汽車全球化進程發展。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董揚認為,從過去的整車出口到目前在當地建廠,并且實現零部件、服務本土化落地,這是我國車企從過去簡單的產品貿易轉向“產品、技術、人才、管理”的全產業鏈輸出的體現。中汽協預計,2023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將繼續保持快速增長,預計銷量有望超過900萬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