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網聯汽車產業規模大幅提升 開放生態體系加速構建
近年來,我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取得了快速發展,產業規模大幅提升。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一司汽車管理處處長吳鋒在9月28日召開的第六屆全球智能汽車產業大會高層會議上表示,下一步,將堅持“車-能-路-云”融合發展,深入完善法律標準體系、支持技術創新、完善網聯基礎設施、深化測試示范應用、規范行業有序發展等,推進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
智能化水平快速提升
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搭載輔助自動駕駛系統的智能網聯乘用車新車銷售量達700萬輛,同比增長45.6%,市場占比提升至34.9%。今年上半年,具備組合駕駛輔助功能的乘用車新車銷量占比達到42.4%,較去年同期增加近10個百分點。
百度智能駕駛事業群組(IDG)智能汽車業務部總經理蘇坦表示:“從整個行業的趨勢來看,我們強烈地感覺到行業的拐點正在快速推進。L2級別自動駕駛市場已經開始朝著標配化的趨勢發展,而L2.5級別自動駕駛市場正在快速破冰,很多具有高性價比、且用戶體驗比較過硬的產品在今年開始大規模量產。”
“最新調研報告顯示,智駕在購車決策重視因素中的占比已經有大幅度提升,占到10%。同時,新能源汽車銷量趨勢中,具備核心智駕功能的車型滲透率快速提升,尤其在15萬-25萬元以及25萬-30萬元價格區間,幾乎以兩年翻倍的速度在提升,實現了良好的用戶口碑閉環和商業化閉環!碧K坦補充說道。
芯片作為智能化功能實現的重要載體,目前業內正加快研發變革,適應快速增長的市場需求!败浖x汽車的核心,就是軟件本身不斷更新迭代,必須具有較強的前瞻性及通用性!盢VIDIA全球副總裁兼中國區汽車事業部總經理劉通表示。
“未來,智能駕駛既是智能司機,也是智能助理,在車上能處理的問題將越來越復雜,越來越智能。我們將會利用自己的計算能力大幅縮減芯片數量,一個芯片將可以承載更多功能,帶來更高性價比、更好的汽車設計理念,分布式計算將走向中央計算機式發展路線!眲⑼ㄕf。
共建開放汽車生態
在智能化助推下,汽車產業生態在不斷演進和變化!伴L期以來,整車廠從一級供應商Tier-1獲取產品,由Tier-1生產控制器產品,二級供應商Tier-2提供芯片、操作系統、軟件算法以及傳感器等二級產品,這樣的模式在業內已經運行了很多年。”普華基礎軟件副總經理兼戰略研究院院長張曉先表示。
“隨著汽車智能網聯趨勢的發展,汽車產業生態正在發生變化。在這個變化過程中,會產生各種各樣的角色,原來的鏈式結構正在被打破,網狀或者立體生態將成為未來一段時間的變化方向。”張曉先說。
對于如何構建新的汽車產業生態,張曉先認為,首先,必須要有分工,在這個生態里每一家企業做它擅長的事情,把擅長的事情做到最好;其次,要讓分工更有效率地去執行,需要有標準和企業之間的協同,依據標準所形成的工具或者實施規范,提高協同效率。此外,在這個生態里每一個企業都可以獲得它的價值。
合肥工業大學汽車工程技術研究院副院長潘軼山認為,現在智能汽車開放合作生態建設的痛點和重點在汽車芯片、車載智能計算平臺、車載操作系統等方面。
“我們要努力打造自主、自立、綠色、先進、健康的智能汽車產業生態體系,努力實現產業鏈、供應鏈的國內體系循環。既要支持國內一盤棋的大生態建設,又要支持區域性小的生態建設,甚至車企自身的生態體系建設,以充分發揮各地政府、企業的積極性!迸溯W山說。
強化政策支撐力度
隨著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吳鋒在高層會議上表示,當前仍存在政策法規需加快完善、技術發展路徑和商業化模式尚需探索、產業管理協同有待進一步加強等課題,需要各方共同研究解決。
據吳鋒介紹,在加強標準體系建設方面,工信部將深入推進智能網聯汽車標準體系建設,加大在功能安全、網絡安全、操作系統等重點領域的標準研制力度,加快新能源汽車與信息通信、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等融合發展,充分發揮標準領航效應,加速技術落地和產業化發展進程。
同時,支持關鍵技術創新突破。支持龍頭企業牽頭、大中小微企業協同創新,補齊車用芯片、工具軟件、新型電子電氣架構等底層技術短板,加快關鍵芯片、高精度傳感器、操作系統等新技術、新產品的研發和推廣應用,進一步提升產業發展內生動力。
此外,深化測試示范和試點應用。加快C-V2X、路側感知、邊緣計算等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智能網聯汽車運行條件。會同公安、交通、住建等部門加快啟動智能網聯汽車準入和上路通行試點,支持L3及更高級別的自動駕駛功能商業化應用。探索開展城市級“車路云一體化”示范應用,推動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典型示范案例。
推動行業規范有序發展方面,將進一步加強組合駕駛輔助車輛管理,嚴格履行告知義務,強化產品安全管理。持續規范OTA升級備案活動,強化企業管理能力,保證產品生產一致性。充分發揮行業組織力量,搭建交流平臺,積極宣傳引導,為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營造良好的產業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