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人民創投網聯合鏈塔智庫BlockData共同發布了《2018中國區塊鏈行業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文件顯示,目前我國區塊鏈創業企業的行業分布較為集中,主要集中在金融服務及企業服務領域,占比超過80%。
《白皮書》顯示,區塊鏈是一項技術,只有在真正的產業場景落地才能發揮其最大的價值,決定區塊鏈發展前景的首要條件就是檢驗其與實體經濟結合的緊密程度。目前,在區塊鏈技術所涉及的行業中,銀行、證券和保險等金融領域所占市場份額最高。企業服務緊隨其后,包括物聯網、硬件服務和供應鏈服務等。技術創新和產業創新只有在深入落實到實體經濟中,才能有利于推廣區塊鏈的發展。
金融服務領域主要包括跨境支付、保險理賠、證券交易、票據等,企業服務主要集中在底層區塊鏈架設和基礎設施搭建,為互聯網及傳統企業提供數據上鏈服務,包括數據服務,BaaS (Block chain as a Service )平臺,電子存證云服務等。
《白皮書》認為,從整個行業分布來看,我國區塊鏈行業發展還處于探索早期,覆蓋的行業及領域有限。但是也有一些利用區塊鏈技術特性實現新的商業模式的項目,如鏈上數據交易服務等新興領域。從目前的數據來看,金融服務行業和企業服務行業依然是實現突破的領頭。
我國存續區塊鏈公司439家(來源:鏈塔數據庫),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占絕大數,其中,北京占比34%,上海占比21%,廣東占比17%,浙江地區占比10%,其他地區合計占比18%。
《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各地區塊鏈公司行業分布同中存異,細分領域各有側重。
北京地區149家企業中,涉及的行業大類有金融服務、企業服務、資訊平臺、社交、硬件和游戲等。細分領域包括支付、交易清算、數據平臺、開發平臺、防偽溯源、供應鏈管理、數據服務、區塊鏈基礎設施等。
上海地區91家企業中,涉及的行業大類有金融服務、企業服務、資訊平臺、物流和硬件等。細分領域包括供應鏈金融、區塊鏈投資、防偽溯源、數據平臺、技術解決方案、區塊鏈基礎設施、交易清算等。
廣東地區77家企業中,涉及的行業大類有金融服務、企業服務、資訊平臺、硬件和社交等。細分領域包括技術解決方案、數據平臺、智能合約、交易清算、區塊鏈基礎設施、防偽溯源等。
浙江地區44家企業中,涉及的行業大類有金融服務、企業服務、資訊平臺、社交、硬件、娛樂和電商。細分領域包括供應鏈金融、開發平臺、區塊鏈基礎設施、防偽溯源和電子商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