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線資金入市有利于市場長期健康發展
本周A股市場出現了較大力度的反彈,雖然其間有一定的反復,但是大盤結束了持續下跌的勢頭,進入震蕩筑底階段。經過前期大幅下挫之后,很多個股已經跌出了價值,抄底資金也開始逐步入場。
消息面上,本周利好因素較多。利好之一是首批14只養老目標基金獲批,可能會在未來一段時期給市場帶來上千億元的增量資金。養老目標基金主要瞄準追求長期穩定回報的投資者,它投資目標明確、收益較為穩定、波動較小,符合低風險投資者的要求,未來將逐步壯大,成為規模較大的主流基金。養老目標基金獲批意味著會給市場帶來長期增量資金,有利于股市企穩回升。
利好之二是證監會將五措并舉,堅持通過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來促進資本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證監會表示,爭取年內推出滬倫通。目前,滬港通和深港通已經具備比較成功的經驗。滬倫通的推出有利于吸引外資,并有望加強海外投資者對于A股市場的了解。
此前,A股已經被納入MSCI指數,并迎來了上千億元的外資流入。據統計,全球跟蹤富時羅素指數的基金規模逾1.5萬億美元。如果A股被納入其中,即使初始權重為5%,帶來的增量投資資金也相當可觀。
現在外資在A股市場的占比還不到3%,大概為1.2萬億元。隨著A股市場國際化程度的提高,將來外資勢必會加快流入A股市場。
近期政府部門明確指出,要堅決“遏制房價上漲”,而以前的口徑是“遏制房價過快上漲”。可以說下半年以及明年,政府對于房地產的調控會加強。對樓市加大調控,會改變資金大量流入樓市的情況,會迫使一部分資金從樓市中流出,這對于股市來說意味著增量資金。
總體來看,此輪市場大幅調整已接近尾聲,結構性機會開始出現。最近跌幅較深的都是一些業績好的前期強勢股。根據歷史經驗,白馬股的調整往往是一輪調整的尾聲。現在賣白馬股的投資者并不是不看好白馬股,而是因為擔心大盤繼續下挫,所以通過減倉來控制下行的風險。因此,白馬股的調整往往是一輪調整即將結束的信號。
市場的波動是難免的,短期的走勢也是無法判斷的,但是可以確認兩點:一是股市已經到了歷史大底的位置,下行的空間已經不大,各種利空基本上已經被市場反映。雖然仍存在著一些外部不確定因素,但是市場整體估值已經跌到了歷史低位。二是好公司依然是未來資金重點流入的對象。因此,建議投資者趁市場調整配置優質公司,而不用過于擔心市場短期波動。當前,堅持價值投資理念,持有優質個股是最好的投資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