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證券-生物醫藥行業專題報告
研究報告內容摘要:
慢性呼吸系統疾病成我國居民第三大慢病死因:我國慢性病死亡率 2012年已達 533/10 萬人,慢性病死亡人數占比高達 86.6%,其中慢性呼吸系統疾病死亡率 68/10 萬人,占比 12.8%,已成為僅次于心腦血管疾病和腫瘤的第三大慢病死因。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最為常見的慢病呼吸系統疾病,我國哮喘患者約 3000 萬,以兒童為主,0-14 歲兒童總體患病率為 3.02%,且呈快速上升趨勢;COPD 患者超 1 億人,患病率隨年齡增加,70 歲以上人群患病率高達 35.5%,受吸煙和老齡化影響顯著。
哮喘和 COPD 用藥以糖皮質激素和支氣管擴張劑為主,吸入劑型成主流: 哮喘作為一種慢性炎癥性疾病,可通過長期應用糖皮質激素來加以控制,而 COPD 的治療則以支氣管擴張劑為核心,主要起預防和減輕癥狀的作用,兩者用藥有所交叉。劑型方面,吸入劑型已逐步占據主流。與普通口服制劑相比,吸入制劑藥物可直達吸收或作用部位,直接吸收入血或作用于局部,可避免肝臟首過效應,減少用量劑量。而與注射劑相比,吸入制劑可提高患者依從性,減輕或避免藥物不良反應;2017 年全球哮喘和COPD 用藥規模超 450 億美元,其中吸入制劑市場達 370 億美元,該領域重磅品種頻出,2017 年美國前 10 大品種平均銷售額在 20 億美元左右。
吸入制劑仿制壁壘高,進口替代空間巨大:吸入制劑需藥品和器械聯合使用,仿制壁壘高,主要體現在處方設計、藥物粒度分布、精密灌裝和噴射工藝、BE 試驗一致性研究等方面。國內哮喘和 COPD 用藥市場約 170 億元,2012-2018 年 CAGR 達 14%,其中外企占比 78%,吸入劑型占比67%。在吸入劑型中,外資占比 93%,阿斯利康、BI 和 GSK 三家占據 91%的市場。國內目前僅正大天晴和上海信誼等能搶到一定的市場份額,市占率 5%左右。
打破壁壘,進口替代大幕拉開:2019 年 4 月 9 日,健康元吸入用復方異丙托溴銨溶液以新 4 類注冊申請獲批,意味著國內部分企業已經具備了仿制高端吸入制劑品種的能力,進口企業的壟斷地位將被打破。目前布地奈德混懸液、布地奈德福莫特羅粉吸入劑、沙美特羅替卡松粉吸入劑等重磅品種市場被原研企業獨占。國內企業在重磅品種上積極布局,一旦首仿成功,有望快速實現進口替代。
投資建議:首先,從吸入制劑重磅品種研發布局來看,率先仿制成功的企業有望快速瓜分原研市場,建議關注中國生物制藥、恒瑞醫藥等;其次,已有吸入制劑上市,具備技術積累的企業可快速切入其他品種,建議關注仙琚制藥、上海醫藥(上海信誼)。
風險提示:1)研發風險:吸入制劑仿制壁壘高,存在研發進度不及預期或研發失敗的風險;2)降價風險:目前吸入制劑基本都在醫保報銷范圍內,在帶量采購背景下,已上市品種面臨較大的降價壓力;3)銷售不及預期風險:若企業銷售團隊布局落后,則存在產品放量不及預期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