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科創板、創業板到主板注冊制 改革三步攻堅
在資本市場成立三十周年之際,A股市場即將邁出改革攻堅一大步——全市場推行注冊制。
繼證監會主席易會滿10月21日表態將“穩步在全市場推行注冊制”,22日,證監會副主席李超在2020金融街論壇年會上進一步明確,將研究制定全市場推廣注冊制的實施方案。這也意味著在創業板之后,主板、中小板也有望迎來注冊制改革。
2018年11月5日,伴隨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啟動,注冊制改革同步取得實質進展。試點注冊制近兩年來,已經形成從科創板到創業板、再到全市場的“三步走”改革節奏。
“目前,前兩步改革已經落地實施,市場運行總體平穩,改革效果符合預期。”據李超介紹,目前企業從IPO受理申請到完成注冊,平均用時5個月左右,審核注冊效率明顯提高。
下一步,證監會將加強對科創板、創業板試點注冊制各項制度規則運行情況的評估,并深入總結試點經驗,完善符合我國國情的注冊制框架,研究制定全市場推廣注冊制實施方案。
推動基礎制度定型
股票發行制度是資本市場最根本、最基礎的制度。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推進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這一重大任務。從2013年底新股發行體制改革正式啟動至今,已歷經近7年時間。
10月21日,劉鶴副總理在2020金融街論壇年會開幕式演講中提到,要大力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他指出,要堅持“建制度、不干預、零容忍”九字方針,完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優化市場結構,強化信息披露和投資者保護。
易會滿在隨后的致辭中表示,將聚焦解決體制機制性障礙,加快構建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體系。
他提出,要以注冊制改革為龍頭,帶動資本市場關鍵制度創新。將在總結科創板、創業板試點經驗的基礎上,繼續按照尊重注冊制基本內涵、借鑒國際最佳實踐、體現中國特色和發展階段三個原則,穩步在全市場推行注冊制。
具體包括,完善以投資者需求為導向的信息披露規則體系;設立多元包容的發行上市條件,健全發行承銷機制;打造權責清晰、標準統一、透明高效的發行審核注冊機制。積極穩妥優化交易結算制度,豐富風險管理工具,優化融資融券和轉融通制度,穩步推進貨銀對付(DVP)結算制度改革。完善常態化、多渠道退市制度安排。
“近兩年來,試點注冊制總體順利,成效顯現。”在李超看來,到目前已經形成從科創板到創業板、再到全市場的“三步走”改革布局。
第一步是試點注冊制在科創板這一增量市場板塊率先實現“破題”。建立市場化的新股發行承銷機制,新股定價更加理性,定價效率明顯提升,二級市場博弈更加充分。數據顯示,開市以來,科創板上市公司超過180家,IPO融資金額占同期A股的一半。
第二步是創業板作為存量市場試點注冊制。創業板市場涉及800多家存量上市公司、4600多萬存量投資者,注冊制改革充分考慮存量投資者的風險承受能力、交易習慣以及存量上市公司的監管做法,在制度設計上做了差異化安排。截至10月21日,創業板注冊制下的上市公司已有38家,市值合計超過7000億元。
而現在,證監會認為,邁出第三步,即全市場推行注冊制的條件已經逐步具備。
邁出改革第三步
“做好全市場注冊制的改革準備。”李超22日稱。
隨著注冊制改革的“三步走”層層推進,改革從增量市場向存量市場步步深入,改革的阻力和挑戰也迎面而來。
“注冊制是我國資本市場一項重大的改革探索,從理念提出到落地生根的過程,也是我們認識不斷深化的過程。”李超總結了四個方面的心得。
一是協同改革,即要做好發行制度和其他基礎制度之間的協同改革。本次注冊制改革涉及到一系列基礎制度的優化,同步推進承銷、交易、退市、投資者保護等各環節關鍵制度創新,改革的系統性、全面性、協同性超過以往。
二是辯證看待注冊制下新股供給和上市公司質量提高之間的關系。三是把握投融資平衡,積極引導更多中長期資金入市,包括優化公募基金注冊機制、引入更多境外中長期資金、推動提高A股納入國際主要指數的比例等等。四是權責對等,即推動企業、中介、交易所等在每個環節盡職,推動注冊制“形神兼備”。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市場擔心新股供給增加會分流股市資金。”李超說,從本次改革看,注冊制下企業發行上市效率明顯提高的同時,上市公司整體質量也在穩步提升。
在他看來,一方面,注冊制帶來了更多源頭活水,特別是“硬科技”企業、創新創業企業有了更多的上市機會,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優質科技企業只能選擇境外上市的問題。另一方面,暢通了退出渠道,推動優勝劣汰。科創板、創業板改革落地以來,出現了破發增多、定價中樞回歸等積極變化,反映出市場對良性循環的預期。
易會滿在21日的致辭中也表達了對投資端的關注。他提出,要壯大公募基金管理人隊伍,完善投資顧問業務規則,著力提升各類資產管理機構專業能力;推動優化第三支柱養老金等中長期資金入市的政策環境;完善權益投資的會計、業績評價和激勵機制等制度安排,培育和壯大資本市場長期投資的意愿和能力。
同時,加快推動證券集體訴訟制度落地,完善投資者權利行使、保障和救濟的制度機制,積極倡導長期投資、價值投資和理性投資文化。
注冊制改革正在邁出“第三步”,證監會也將“刀刃向內”,加大監管體系改革。
李超表示,將轉變監管理念,優化涉及全市場各環節、涵蓋各類市場主體的監管機制。加快監管職能轉變,提高上市公司持續監管能力,強化中介機構的全流程監管,加大違法違規懲戒。同時,深入推進簡政放權,推行權責清單制度。全面構建有利于注冊制實施的監管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