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汽車上市公司股價走勢分化:“比亞迪們”狂歡,重卡“失意” 智能化零部件站上風口
汽車板塊正在資本市場引發關注。特別是在10月13日,汽車板塊漲幅居前。其中,福田汽車、長城汽車漲停;小康股份漲幅超過8%;東安動力、東風汽車、廣汽集團漲幅均超過4%。
消息面上,10月13日,乘聯會公布9月國內車市銷量數據。9月,我國狹義乘用車銷量為191萬輛,同比增長7.3%。在此之前的10月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為充換電、加氫站、公共服務領域新能源汽車比例關鍵領域指明了方向。
上述利好消息,令汽車板塊“飄紅”。不過,回望整個9月,多個汽車股日子過得并不好。記者在數據梳理中發現,在A股多達180多家汽車產業鏈相關企業中,僅有40余家實現股價上漲,30余家市值上漲。
“比亞迪們”的狂歡
9月,整車板塊中,比亞迪、*ST力帆、長城汽車、長安汽車、江鈴汽車)、上汽集團股價紛紛看漲。
其中,*ST力帆9月1日收盤價3.92元/股,9月30日收盤價一躍上漲至5.57元/股,漲幅約42%。緊隨其后的比亞迪和長城汽車,9月30日收盤價分別為116.24元/股和19.12元/股,漲幅均超過24%。長安汽車和江鈴汽車也不甘落后,截至9月30日收盤,股價漲幅均超過8%。
從10月前四個交易日的股價走勢來看,上述看漲的個股中,除*ST力帆外,其余均在繼續增長中。
截至10月13日收盤,比亞迪股價為129.29元/股,漲幅0.61%;長安汽車股價為15.87元/股,漲幅9.98%;江鈴汽車股價為17.95元/股,漲幅3.46%;上汽集團股價為20.67元/股,漲幅2.84%。
股價增長的同時,多個汽車股市值也在迅猛增加。如9月,比亞迪市值增長了約679.57億元;長城汽車市值增長了約245.78億元;長安汽車市值增長了約41.02億元;上汽集團市值增長了約12.86億元。
與“比亞迪們”相比,9月,廣汽集團、江淮汽車、北汽藍谷股價下滑明顯。其中,廣汽集團股價下滑了約10%;江淮汽車下滑了約19%;北汽藍谷股價下滑了約11%。
市值方面,《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9月,廣汽集團蒸發了約96億元。除此之外,*ST海馬市值蒸發了約3.29億元,*ST夏利市值蒸發了約3.67億元,北汽藍谷市值蒸發了約27.95億元,江淮汽車市值蒸發了約33.13億元。
重卡資本市場“失意”
自今年4月以來,在物流需求帶動下,國內重卡市場銷量恢復高增長。
公開數據顯示,9月,我國重卡市場銷量約為13.6萬輛,同比增長63%,環比增長5%;今年前9個月,國內重卡市場累計銷量約122萬輛,累計同比增長37%。
興業證券研報認為,考慮到2020年“藍天保衛戰”收官以及四季度大概率環比三季度增長的季節性波動,預計今年第四季度重卡銷量將超過40萬輛。該機構上調全年重卡銷量預測至160萬輛。
然而,9月重卡在資本市場的表現卻與終端市場形成鮮明對比。單從股價來看,重卡汽車股除華菱星馬股價小幅上漲約3%外,其他重卡汽車股價紛紛下跌。9月,一汽解放股價跌幅約為17%,中國重汽股價跌幅約為12%,福田汽車股價跌幅約為9%。
從市值來看,一汽解放市值蒸發了約117.08億元,中國重汽市值蒸發了約30.34億元,福田汽車市值蒸發了約16.44億元,僅華菱星馬市值上漲了約1.45億元。
在客車板塊,9月,僅有宇通客車股價表現良好,股價增幅約為5%,市值增加了約19.26億元。其他客車股如,中通客車股價降幅約為5%,市值蒸發了約2.49億元;金龍汽車股價增幅約為3%,市值蒸發了約1.65億元;亞星客車股價增幅約為11%,市值蒸發了約1.87億元。
零部件股“拼未來”
9月,零部件板塊中,濰柴動力和福耀玻璃“一騎絕塵”。其中,濰柴動力股價增幅約為1.6%,市值增加了約6.56億元;福耀玻璃股價增幅約為7%,市值增加了約52.61億元。
資本對上述企業的看好,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終端消費的偏好。如,當前汽車玻璃智能化正在加速進行,天窗玻璃經歷了從電動天窗到全景天窗,再到天幕玻璃的階段,從過去10年看,電動天窗的搭載率呈下降態勢,逐步被全景天窗替代。
平安證券認為,由于天幕的成本和體驗更優,未來天幕玻璃的滲透速度可能將快于前些年的全景天窗。
與濰柴動力和福耀玻璃的順風順水相比,啟明信息、一汽富維、東安動力、均勝電子、華域汽車等汽車零部件企業9月在資本市場的表現難言樂觀。
其中,啟明信息股價降幅約為10%,市值蒸發了約5.23億元;一汽富維股價降幅約為9%,市值蒸發了約6.39億元;東安動力股價降幅約為9%,市值蒸發了約3.38億元;均勝電子股價降幅約為8%,市值蒸發了約24.38億元;華域汽車股價降幅約為2%,市值蒸發了約19.55億元。
安信證券研報預計,國內乘用車行業平均單價有望出現穩中有升,但其內部結構仍將延續分化的趨勢:部分零部件模塊將持續升級、滲透率快速提升,而另外一部分的價值量將出現萎縮。在此背景下,包括座艙電子、汽車玻璃、車燈、控制器、智能駕駛硬件等未來能夠持續升級的零部件細分行業將被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