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車展:新車型跨界創新
舉辦僅4天的第二十五屆成都國際汽車展覽會(下稱“成都車展”)作為今年首個如期開幕的A級車展,向外界展現了行業競爭的新局面,不僅釋放了市場穩健發展的信號,也給了很多新車型難得的展示機會。
本屆成都車展匯聚了128個著名汽車品牌,展出整車1600余臺。開幕首日,共召開新車發布會72場,首發車型達到92款,其中全球首發新車28款,全國首發新車36款。
競爭加劇 豪華品牌也添“新”意
與過去傳統車展傾向于展示力量元素與機械感不同,為了適應更多元的消費市場,如今車展的布場越來越讓人耳目一新。
記者從歐拉展臺路過時,就被正在緩緩綻放的花境裝置吸引,展臺色彩柔和酷似印象派畫作,展臺上的新車“閃電貓”造型流暢,圓鼓鼓的車頭大燈顯得復古又呆萌。
歐拉“閃電貓”商品總監曾雷告訴記者,為了拓展市場,“閃電貓”的定位已不僅僅局限于女性市場,還推出了較為中性的新配色。同時,歐拉品牌也正在規劃推出高端車型。
豪華品牌在新能源車領域的推進也在本次車展上受到關注。奔馳首款由EVA純電平臺正向研發和打造的國產純電車型全新EQE的亮相,表明了跨國車企進軍新能源領域的決心。
此外,本次車展上自主品牌表現同樣出眾,不少車型正積極向高端市場滲透。自主豪華品牌紅旗帶來了首款MPV車型HQ9,歐尚展出了全球首發的X5 PLUS,上汽名爵則亮相了首款全球化車型MG MULAN。與此同時,上汽榮威還選擇在展會首日推出了新車型RX9,北京汽車的豪華越野車型BJ60也在現場開啟了預售。
組委會還專門制定了相關綠色運營方針和工作方案,在籌備期、布展期、展覽期、撤展期以及垃圾處理等階段,都明確了相關要求,使得綠色低碳成為本次展會的一大亮點。
逆勢上漲 新能源車大放異彩
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乘用車市場累計零售1107.9萬輛,同比下降3.5%。但與此同時,全國新能源乘用車的零售銷量卻高達273.3萬輛,同比增長121.5%。
在成都車展現場,新能源品牌的展位由去年的單館擴增為雙館。館內人頭攢動,備受關注。
尤其是今年大放異彩的比亞迪,展臺更是被人潮重重包圍。比亞迪今年大幅擴容了展臺面積,并帶來了護衛艦07和搭載最新e平臺3.0與CTB技術的海豹、四驅混動版唐DM-p、漢EV千山翠限量版等全系車型。
此外,理想的旗艦級家庭SUV理想L9、北汽極狐的小王子聯名款阿爾法T以及廣汽埃安旗下的AION V PLUS也于展會首日正式上市。而首次參展的沙龍則強勢發力,首發了高性能跑車機甲龍以及多個全新車型。造車新勢力零跑汽車同樣展示了自己的全新車型C01。
“電動化是汽車市場競爭的上半場,智能化則是下半場。”比亞迪汽車品牌及公關事業部總經理助理易澤民表示,智能化是產業發展的大方向,未來智能化滲透率會越來越高。
不過,易澤民也表示,新能源汽車的基礎還是電動化,首先要解決用戶關于充電、續航的痛點和焦慮,再去評估智能化的配置有多高。
由量轉質 汽車業進入新時代
“下半年,我們在謹慎樂觀的同時,一定不能小看眼前的困難,因為這些困難很難在短期內消失,必須用創新思維從根本上謀求解決之道。”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汽車行業分會會長王俠說。
王俠認為,汽車的供求關系中已經增加了太多新的變量,從“量的增長”轉向“質的增長”不僅是國家戰略的要求,也是每個車企的不二選擇,“我們必須具備在銷量之外發現新價值、創造新價值的能力,才能適應增長方式的向‘新’”。
國際競爭加劇以及汽車產業鏈、供應鏈危機,也倒逼國內汽車業加速推進自主可控進程。
據騰勢銷售事業部總經理趙長江介紹,得益于技術自研,今年比亞迪集團在芯片上的缺失相對較少,不過在電池方面的缺口還很大。
“就騰勢而言,5月16日開啟預定到現在已有4萬輛預訂量,在這樣的情況下,騰勢會有電池短缺的情況出現。”不過,趙長江表示,基于智能制造和全球化的供應鏈能力,預計不久后,比亞迪的電池供應問題就會得到解決。
奇瑞捷豹路虎汽車有限公司常務副總裁馬振山認為,未來主機廠的能力在于供應鏈的構造和品牌生態的打造,成本、技術及品牌的機制化是贏得市場的關鍵,而多長板、無短板則是基本要求。
汽車業“換賽道的概念即將結束,新勢力也會變老,我們終將回歸同一個賽道。既尊重常識,又全面創新,才是新汽車時代該有的態度。”王俠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