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風險控制 關注核心資產
□上海證券 池云飛
A股市場4月份小幅上揚,上證綜指收2860.08點漲3.99%,深證成指收10721.78點漲7.62%,創業板指收2069.43點漲10.55%。行業板塊方面,4月各板塊整體有所回升,但結構性仍較為明顯。從風格上來看,成長股較受歡迎,申萬中、高市盈率指數分別上漲7.83%及8.17%;中大盤股受到青睞,申萬中、大盤指數分別上漲6.87%及6.88%。基金市場方面,4月基金市場整體業績回升明顯,中國股基指數上漲7.29%,中國混基指數上漲6.18%,中國債基指數上漲1.25%。
從目前國內外形勢來看,全球市場整體波動明顯下降,A股市場進入了相對平穩運行階段。長期來看,內需的提振及“新經濟”產業的發力有望推動A股市場整體走強。理由為:第一,國際疫情蔓延速度有所穩定。全球確診人數雖仍在增加,但每日新增確診人數已有一個月保持穩定;第二,國內宏觀刺激政策,將對沖疫情影響。雖然5月國際疫情仍將大概率擾亂國內經濟復蘇節奏,但目前中央的財政刺激政策依然較國際其他經濟體更為溫和,未來有望進一步加強,以對沖疫情給企業帶來的負面影響;第三,疫情下產業結構進一步升級,反向助推“新經濟”產業發展。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雖然同比下降6.8%,但是在生產及需求雙重疲弱的外部環境倒逼下,產業結構進一步升級。GDP細分產業中,金融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服務技術等行業較去年同期增長顯著。第四,大部分行業估值仍處在低位,未來上漲空間較大。房地產、農林牧漁、非銀金融、采掘、公用事業、銀行、交通運輸、建筑裝飾、國防軍工、機械設備等行業市盈率水平接近4年來底部。
雖然經濟長期向好的趨勢未變,但短期來看,未來市場波動性可能會回升,結構性行情仍將持續,仍需警惕估值風險。主要受以下因素影響:第一,成長股估值目前處于4年來最高位,創業板、科技龍頭市盈率分別處在97及100分位,存在較大回撤風險。第二,創業板注冊制的實施,高位的殼資源、ST以及業績連年虧損的企業可能面臨更大下跌、甚至清盤風險。第三,國際原油需求的持續低迷,以及油儲成本的上升,將加大上游原油企業的負擔,或爆發大規模債務違約,導致大量企業破產,失業人數進一步增加,影響國際經濟恢復的預期。第四,全面復產復工后,疫情二次傳播的風險依然存在。
大類資產配置
資產配置是理性長期投資者的必備武器,多元化配置在任何時候都不過時。對于普通投資者而言,以平衡的多元配置結構應對多變的未來不失為上策,但合格投資者或更應該在確保風險得到有效控制的前提下,以更加積極的方式參與市場投資,當然,投資節奏是關鍵,任何孤注一擲的行為都值得警惕。短期內,固收品種及黃金等避險資產可有效降低組合波動,宜作為分散化工具持有。長期來看,權益品種整體仍優于固收品種,國內權益優于海外權益。
權益基金:
關注“新經濟”產業基金
在創業板注冊制度改革下,擁有核心資產,業績穩定的公司將更受市場追捧,而ST、殼公司及長期虧損的公司將面臨更大風險。短期內,市場波動有望加大,結構性行情將大概率持續,高溢價公司估值風險依然存在,基金的風險控制能力和選股能力顯得尤為重要。投資方向上,關注有助于防疫控疫的醫藥衛生板塊;內需刺激下有望受益的必需消費、可選消費、交通運輸、商業貿易、農林牧漁等行業板塊;把握5G、新能源車、高端制造、云服務、新基建等為代表的“新經濟”產業基金恰當配置時機。
固定收益基金:
把握可轉債及信用債投資機會
在央行逆周期貨幣政策發力下,利率債基金有望持續受益,但長期收益率將進一步下降。正股市場企穩下,優質主體價格有望回升,相應可轉債資產將受到追捧。信用債市場目前雖仍有壓力,但在政策扶持下市場流動性將進一步寬松,企業融資成本及融資難度有望降低,未來信用利差有望得以修復。目前可關注高等級信用債及城投債投資機會。配置型投資者建議遵循從基金公司到基金經理,再到具體產品的選擇思路,重點關注具有優秀債券團隊配置以及較強投研實力的基金公司,這類公司往往信用團隊規模較大,擁有內部評級體系,具有較強的券種甄別能力,具體基金公司債券基金管理規模可以作為重要參考。
QDII基金:
黃金仍具有配置價值
在各國政策刺激下,國際金融市場恢復較為顯著,但國際疫情仍未出現拐點,目前基本面并不能有效支撐股價繼續上漲,應謹慎持有國際權益QDII產品;內地復產復工率持續回升,大部份在港上市內資企業較A股更具估值優勢,港股QDII產品性價比較高,但需警惕短期風險;從避險、分散、抗通脹的角度來說,黃金產品目前仍有較高配置價值;疫情擾動下原油需求端進一步疲弱,全球油儲空間告罄,短期內原油價格或再次觸底,疊加移倉成本較高,短期內原油商品QDII的長期投資性價比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