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掀起組織架構調整潮,發力財富管理轉型下半場
近期,券業掀起一波組織架構調整潮,從龍頭券商、中型券商,到互聯網券商,均從部門架構著手、力推財富管理轉型。
記者據公告不完全統計發現,僅近兩個月,就有東方財富、中金公司、天風證券先后發布了組織架構調整相關公告。其中,中金公司擬將境內財富管理業務轉移給全資子公司中金財富;天風證券調整公司零售業務總部組織架構,設立財富管理中心。
組織架構調整的背后,往往暗含公司對業務的深度布局和未來趨勢判斷。記者關注到,多家券商在發力財富管理上,舉措具有一致性,即以整合提升為主,將此前分散的業務并入財富管理的大框架下,并配合金融科技等技術手段。
證券公司“向財富管理轉型”的口號喊了許久,當前階段,眾券商調架構原因為何?
零售、機構業務“打包”
從近期券商調整組織建構的具體舉措來看,剝離或撤銷現有零售、機構業務,成立相關部門或利用子公司發展財富管理,是主要路徑。
值得關注的是,除組織架構調整,多家券商的財富管理轉型中,金融科技扮演關鍵角色。
收購中金財富四年后,中金公司進一步推動雙方業務整合。
據中金公司7月11日公告,擬將境內財富管理業務轉移給全資子公司中金財富。業務整合的具體方案為:中金公司將從事境內財富管理業務的20家營業部(包括其資產和負債)劃轉至中金財富,并將其他與境內財富管理業務相關的客戶、業務及合同轉移至中金財富。
中金財富,即原先的中投證券。2017年4月,中金公司完成收購中金財富100%股權。中金公司稱,自完成收購后積極推進與中金財富的業務整合與協同工作。為加快實現公司財富管理轉型升級,擬與中金財富在已有整合工作基礎上,通過將公司境內財富管理業務轉移給中金財富,進一步實現雙方業務整合。
天風證券則是將零售業務、機構業務“打包”轉至財富管理中心。
公司7月底表示,根據業務發展需要,上海證券資產管理分公司變更為上海第二分公司(籌),同時調整公司零售業務總部組織架構。
具體來看,包括撤銷零售業務總部,設立財富管理中心,原零售業務總部下設各部門調整至財富管理中心;財富管理中心下設業務部門私人財富部;原財富管理總部更名為高凈值客戶部,并調整至財富管理中心作為其下設業務部門等。
此外,6月下旬,東方財富宣布進行組織架構調整,取消“證券期貨事業群”及“基金事業群”,成立“財富管理事業群”。
財富管理板塊的整合和轉型,還與數字化相伴。
去年6月,中金公司與騰訊成立合資金融科技公司金騰科技。中金公司稱,2020年金騰科技與中金財富聯合通過數據化運營手段,面向富裕客戶進行定向營銷,并探索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新運營模式。
解決產品條線各自為戰情況
券商喊出“向財富管理轉型”已有數年,此前,多家券商即做出經紀業務部門更名等安排。而在當前階段,為深入推進轉型,不同體量的券商均在進行組織結構調整,原因為何?
“很多券商的現有架構是,在內部以產品為中心的這樣一個架構。這就會面臨一個問題,產品線和產品線很難協同。比如,做財富管理和資產配置時,衍生品部門可能會提供量化產品,債券部門又會提供債方面的(產品),這就會造成產品線各自為戰的情況。”北京某大型券商機構業務負責人對記者表示。
上述券商機構業務負責人進一步表示,財富管理需求的增長和市場上機構化凸顯的現狀,也正在倒逼券商調整業務模式。
“之前可能券商更多地把經紀業務當作一個通道在做。去年開始,大家越來越意識到,買產品才能實現個人財富的保值增值,買產品的過程其實也是進一步強化了機構客戶的市場地位,作為證券公司,把機構客戶、機構業務作為非常重要的一個發力點,其實跟它(機構)的地位是相稱的。”上述券商機構業務負責人指出。
允泰資本創始合伙人付立春對記者表示,財富管理在券商業務中發揮著統領作用。“財富管理在券商各項業務里相對綜合、復合。不同于一般業務多為渠道、通道型,財富管理需要綜合協同。”
對于公司組織架構調整,天風證券副總裁、財富管理中心主任劉全勝表示,主要原因是零售業務需要加強,天風證券歷史上機構業務較強、零售業務相對較弱,公司此前機構客戶占比70%,零售客戶占比30%。只有加強零售業務,未來收入提升、研究能力變現以及相關轉化率提升才有可能加速實現。
中金公司則稱,本次業務整合是為加快實現公司財富管理轉型升級,為打造國際一流投行和國際一流財富管理平臺奠定堅實基礎。
“業務整合完成后,公司作為母公司開展投資銀行業務、股票業務、固定收益業務、資產管理業務、私募股權投資業務;中金財富作為子公司開展財富管理業務。”公告中提到。